陽明先生文能開闢一宗,武能平定一方。

而唐順之便是他這種文武雙全的真正繼承者。

“伯爺,請!”

陳勃起身。

一行人進城,隨即蔣慶之就先安頓了下來。

剛換了便衣,唐順之就來了

“荊川先生。”蔣慶之坐下,“恕我無禮,這一路趕的太急,如今腰痠腿疼,咱們就別弄那些虛禮了。”

“正該如此。”唐順之也覺得如此正好,他坐下,孫重樓帶著人送來了涼茶。

“這天氣小心脾胃。”唐順之知曉些醫理,看得出蔣慶之有些先天不足的意思。

“這邊還好,只要不起風就不算冷。”蔣慶之喝了一口涼茶。進入秋季後他就有些上火,幸而李恬給他準備了不少藥材,叮囑孫重樓根據情況給他熬煮。

唐順之喝了一口,“有些意思。”

“是陛下給的方子。”蔣慶之覺得味道不錯。

唐順之神色從容,“先前和文長聊了聊墨家對大明的看法,在對外之策上,徐渭語焉不詳,慶之可願告之?”

“沒什麼可守密的。”蔣慶之喝了一口涼茶,他知曉這玩意兒喝多了傷脾胃,所以讓孫重樓少放了些藥材。

“對外,陸路的話在西南必須打通通道,一直通往海邊。”

唐順之心中一動,“那麼必然要從雲南過,沐氏那邊……”

“沐氏,那也是大明的臣子不是。”蔣慶之微笑道。

可唐順之卻嗅到了些煞氣。

“在北方,大明必須持續推進。”

“北方氣候寒冷,不好立足。”

“別人能立足,大明為何不能?”蔣慶之蹙眉道:“哪怕是每年把那些人犯丟過去,大明也得在北方不斷推進。”

“推進到何處?”

“直至遇到一個強大的對手。”

蔣慶之笑的很是和氣,“隨後大家坐下來談談。”

孫重樓在邊上嘟囔,“每次少爺這麼笑,就會有人倒黴。”

唐順之問道:“那西邊呢?”

“西邊同樣如此。”蔣慶之想到了那塊地方的豐茂,“荊川先生,那地方無論是種植棉花還是礦產,都能讓人瘋狂。”

大軍一路西進,直至控制住那片土地,如此進可攻,退可守。

“那麼,南面是大海,大明當如何?”唐順之問的繁瑣,可蔣慶之卻越發暗喜。

他和墨家需要朋友,而心學便是一個可以拉過來的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