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帝王之學,雙向人格(第3/4頁)
章節報錯
可兩個皇子卻衝過來就打。
朱時泰蹲在地上,“叔父救命!”
蔣慶之卻沒管,等裕王二人裝模作樣的說什麼認錯人了,他才幹咳道:“這是你等的同窗,小師弟……也不小了,朱時泰。想來你們都認識。”
成國公一系是老牌勳戚,和皇室關係密切。
“是你啊!”
“這天黑,沒看清,得罪了。”
兩個皇子一邊致歉,一邊暗自叫喚了一個得意的眼神。
“上課!”蔣慶之不會管這些少年之間的恩怨。
今日的課,蔣慶之說到了邊情。
“……當下的邊情對大明極為不利,若是一切不變,此後北方將會成為大明的心腹大患。”
俺答之後,李成梁就開始了養虎為患,努爾哈赤在他的麾下如魚得水……
“叔父,有九邊呢!”朱時泰鼻青臉腫的模樣很可憐。
“記住。”蔣慶之突然板著臉,三個弟子趕緊坐好。
“世間從未有堅不可摧的防禦。長城如此,九邊亦如此。”蔣慶之想到了後世的馬奇諾防線,“而且越是倚仗所謂的防禦,滅亡的越快。”
“叔父,我聽那些勳戚說,九邊靡費大明無數錢糧,堅不可摧呢?”朱時泰執拗的道。
這娃怎麼有些一根筋呢?
他沒發現景王給了裕王一個眼色,二人都悄然拉開了和朱時泰的距離。
“沒有什麼堅不可摧。”蔣慶之沒發現,“長城的歷史可上溯千年,可千年來無論秦漢還是唐宋,長城可擋住了異族的鐵騎?”
朱時泰搖頭,“可……”
“因為長城的存在,讓中原王朝以為高枕無憂,於是文恬武嬉。”蔣慶之說道:“記住,居安思危,”
裕王說道:“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蔣慶之讚許的道:“正是如此。歷朝歷代都覺著有長城為庇護,於是得過且過。成祖皇帝為何遷都北平,至少一半是為了令兒孫居安思危。”
北平距離草原太近了,一旦大同等地被突破,異族鐵騎就能直面京畿。
“可時日久了,大明上下依舊被暖風燻的忘記了威脅就在不遠處。”
“土木堡之變便是前車之鑑,可我在朝中並未看到有人居安思危。如今俺答虎視眈眈,若是照著這般下去……”
歷史上,後年俺答就南下了。
“文恬武嬉!”蔣慶之給當下的大明下了一個評語。
“表叔,那當如何應對?”裕王請教。
“要想改變當下這一切,難。”蔣慶之說道:“吏治,軍隊,賦稅……處處都是難題,而這一切的核心是什麼?”
景王說:“是錢財,財賦不足,什麼都做不了。”
裕王說道:“是吏治。”
朱時泰小師弟舉手,“叔父,是軍隊。”
“看,三個人就有三種不同的想法。”蔣慶之敲敲案几。“歸根結底,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
見弟子們茫然,蔣慶之說道:“這一切都是人造成的。那麼要想解決這些問題,依舊要順著人去解決。”
裕王低頭沉思,猛地抬頭,“是了,吏治糜爛是人導致的,賦稅不足也是人導致的,軍隊糜爛亦是如此……一切的根源就在於人。抓住這一點,便不會走偏。”
裕王起身行禮,“謹受教。”
他看著有些小興奮,朱時泰輕聲問:“你激動什麼?”
裕王說道:“這是帝王之學,蠢貨!”
景王閉著眼,卻雙拳緊握,顯然內心並不平靜,“王安石變法看似良法,可他不知這一切的核心是人,抓錯了方向。故而變法一開始就遭遇了狙擊……表叔教授的這是比帝王之學更為犀利的學問。這是王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