捅了十餘下後,道爺覺得差不多了。

“陛下,要搬動這裡。”黃錦終於想到了一個步驟。

“朕知曉。”道爺搬動擊鐵。

“好像就妥當了?奴婢怎地記得還要做些什麼來著。”黃錦冥思苦想。

道爺搖頭,舉起槍,學著蔣慶之瞄準前方的靶子。

“先前那小子嘴裡喃喃有詞的說什麼?”道爺呼吸悠長。

黃錦說道:“好似在祈禱還是什麼。莫非這什麼燧發槍每一發還得禱告上天?”

那朕念什麼?道爺想了想,“想來是不用了。”

他屏住呼吸,食指搭上了扳機。

黃錦虔誠祈禱:“漫天神佛護佑陛下……一擊中的!”

嘭!

硝煙從槍口衝了出去,道爺眯著眼,“去看看。”

黃錦小跑過去,見甲衣靶子肩頭有個洞,歡喜的回頭喊道:“陛下中了!陛下中了!”

“這玩意……”道爺看著手中的槍,閉上眼,“若是大明軍隊裝備此等燧發槍,一千人,一萬人,十萬人……無數人一起出手,什麼鐵騎,什麼厚甲……”

黃錦在歡喜,卻不知道道爺的思路早已脫離了燧發槍。

“原先的將領只知曉弓馬廝殺,必然不適。如此……”道爺睜開眼睛,“武學乃是關鍵!”

他想到蔣慶之當初建言重建武學,不由的笑了,“那小崽子,果然是未雨綢繆。重建武學時,他想的便是這一刻吧!

那些將門武勳不通火器戰法,必然被淘汰。不,聰明的會向朕低頭。

以武學學員為將領去統御大明軍隊……刀槍握在朕的手中,那些士大夫可會膽寒嗎?哈哈哈哈!”

帝王在大笑著。

笑聲中,他彷彿看到一排排大明將士手握燧發槍,整齊上前,在將領的呼喊中開火。

硝煙瀰漫中,敵軍紛紛落馬。

“朕,竟有些迫不及待了。”道爺感受到了久違的熱血,道心竟然有些不穩。

“再來一發!”道爺拿起一發定裝彈。

嘭!

小院落裡,不時傳來槍聲。

“陛下還在。”黃煙兒跑進房間,一臉驚訝。

“在就在吧!”道爺來伯府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李恬都麻木了。

“伯爺急匆匆進宮,說是有急事。”黃煙兒說道:“廚子在前面拿著擀麵杖,說今日誰敢抄沒臘肉,他便和誰拼了。”

沒多久,前院有人傳來訊息,“陛下回宮了,黃太監臨走前去了廚房,廚子吃裡扒外,送了大半臘肉給他……”

蔣慶之急匆匆趕到宮中,還沒到景王的書房,就聽裡面有人厲聲道:“尊師重道,此乃千古不易之至理。殿下對王侍讀動手,可見無視了師道尊嚴……”

這特麼不是毀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