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帝王的不得已,徐階的狂怒(第1/3頁)
章節報錯
帝王最看重的是什麼?毫無疑問是國祚。
哪怕是再敗家的帝王,再蠢的帝王,依舊會以維繫國祚為人生第一目標。
當然,能否做到是另一回事。
道爺的脾氣……怎麼說呢!按照他的秉性,既然和群臣開戰,那就不勝不收兵。可君臣多番交手後,他卻隱入西苑,推出嚴黨作為君臣之間的隔離牆,以緩和局勢。
能讓道爺隱忍的,一是國祚,二是親人。
所以當蔣慶之說蘇松等地不在手中,大明必然會亡時,黃錦都為他捏了一把汗。
道爺靜靜的看著他,可越是如此,黃錦就越擔心那平靜下可能在醞釀的雷霆。
蔣慶之也平靜的看著道爺,雖然心中有些打鼓,但他知曉,一旦退縮,道爺又會回到以北方為主的治政格局中。
當初太祖高皇帝建都南京,除去地理位置的因素之外,便是考量了南方富庶,錢糧趁手的緣故。
而成祖皇帝遷都北京,是出於對後世兒孫的擔憂之心。
他擔心南京離邊塞太遠,兒孫們遠在南京,不知草原異族的強悍。當異族叩關,北方岌岌可危時,人還在南京宮中開趴體。
“大明當下最大的威脅是北方異族。”道爺緩緩開口,“南方是富庶,可那也是大明的南方,誰敢謀反?誰敢割據?”
他的眼中閃過譏誚之色,“那些蠢貨不知朕為何一再清洗整頓京衛,卻對南方衛所糜爛視而不見……”
蔣慶之看到了他眼中的譏誚之意,心中冷了半截。
道爺是故意的!
“北方物產不及南方,且直面草原異族,故而無法傾力於農耕。南方有錢糧,可北方有刀子!”
道爺的眸中多了冷意,“若是南方那些蠢貨敢於試探朕的底線,那朕便會讓他們看看朕手中長刀的鋒銳!”
北方拿著刀槍,南方拿著錢糧。
北方為南方扛著兇殘的草原異族,讓南方能安心發展。而南方為北方大軍提供錢糧。這是一個互補性的地域結構和經濟結構。
蔣慶之想到自己多次提及南方衛所糜爛不堪,若說北方官兵是看門犬,那麼南方官兵,那真是連狗都不如。
家裡進賊了狗會狂吠。而南方官兵連叫都不叫。
道爺卻態度曖昧,每當這個時候,他彷彿記憶力就會出現中斷,忘掉了南方。
原來這一切都是他有意為之。
“南方有錢有糧,若是再手握強軍……這個大明才會真正的危矣!朕在京師也會寢食難安!”
我還是嫩了些!
蔣慶之低頭盤算了一下。
歷史上南方士大夫們一直在努力和帝王爭權奪利,可直至崇禎帝殉國,南方士大夫才得償所願。
而支撐帝王的便是槍桿子。
握住了槍桿子,帝王才有和南方士大夫們叫板的底氣。
而萬曆帝……
蔣慶之想到了歷史上派人去南方收稅,結果被士大夫們打的滿地找牙,自家鬱鬱寡歡絕食數日,最終只能收回派駐各地稅監的那位侄孫。
他突然發現一個問題。
大明帝王大權旁落正是始於嘉靖帝之後。
“太祖高皇帝乃馬上帝王,立國後予取予求,可依舊在士大夫們那裡碰壁。那些人寧可抱著蒙元的牌位,也不肯出仕為大明效力。太祖高皇帝的回擊便是殺貪官如殺狗!”
道爺的聲音在殿內輕輕迴盪著,“建文帝……那位被儒生哄的暈頭轉向,立足未穩便發動削藩,引發靖難之役……”
“道……陛下。”蔣慶之乾笑著,心想您可是成祖一系的,這麼說合適嗎?
“那都是命數!”道爺看著他,“朕說過,人一生的命數早已註定,從你一言一行,一飲一啄……皆是因果。建文帝重用黃子澄等人,這才有了成祖靖難登基。記住,這是因果,也是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