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工匠的眼中突然多了光,熾熱的令人不敢相信的光。

“伯爺,這……這軍功能有咱們的份?”一個老工匠顫顫巍巍的問道。

“為何沒有?”蔣慶之說道:“每一支火槍都是由你等精心打造,隨後送到將士們的手中。你等打造的越精細,將士們殺敵就越有把握。這不是軍功是什麼?”

老工匠說道:“可以往在工部,無論咱們打造的如何精細,都沒人過問。”

這特麼就是公辦工坊的弊端啊!

幹好幹壞一個樣,能糊弄就糊弄。

關鍵是工部和兵仗局打造的東西大多是供給軍隊或是官方使用,就算是質量差點,誰也沒那功夫去和他們計較。

你糊弄,我也糊弄,最終把這個大明糊弄沒了。

以至於到了後面,京師送到九邊的火藥威力太過感人,九邊將士棄之不用。但火器不能沒火藥吧?

這關係到大夥兒的小命,於是無奈的將士們只得自己花錢去買火藥。

注意,是自己花錢,而且買的是民間出產的火藥。

民間出產的火藥比官方的更好,這特麼活生生就是個笑話。

蔣慶之想到這裡,說道:“工部那一套在我墨家這裡不管用。老馮。”

“伯爺!”馮源上前。

“看看伯爺的法子!”王庭相說道。

張居正淡淡的道:“難。”

王庭相說道:“老夫信伯爺。”

二人卯上了,張居正挑眉。“一頓好酒。”

“兩頓如何?”王庭相反擊。

“君子一言。”

“駟馬難追!”

蔣慶之吩咐道:“每一支燧發槍都必須刻有打造工匠之名。”

這是質量追索,就如同在城磚上刻著工匠名字一般,不新奇。

張居正搖搖頭。

王庭相也覺得不新鮮。

“其次,抽出兩個工匠,每日輪班巡查火器品質,若是有不合格的火器出了工坊,他們有責!重責!”

張居正一怔,“這是……”

後世的質檢員制度和連坐制度融合在一起。

“第三,原料來源登記註冊,要能溯源。”

張居正發現工匠們的面色有些難看,甚至是如喪考妣。

這夥人在工部摸魚摸慣了,什麼質量,只要能糊弄過去就完事兒。

蔣慶之來了個質量管理,頓時讓他們腹誹不已,若非顧忌身份,早已鬧了起來。

“這是秦法!”張居正眯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