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為國捐軀,不惜一切代價(第2/3頁)
章節報錯
“明人的商隊來了。”
每當到了冬季,商隊就會銳減。一方面冬季出行艱難,其次冬季草原人也窮,購買力不強,故而商隊最多的時候是秋季。
秋季,中原王朝收穫的季節。對於草原人來說也是如此,秋高馬肥,牛羊壯實,可以賣個好價錢。
而大明商隊不但會帶來許多草原奇缺的貨物,還會帶來外面的各種訊息。
“上一次商隊來是……一個月前吧!”張會起身,“也不知家中如何了,走,去看看。”
三人出了帳篷,陳南看到先前撩撥自己的那個婦人牽著女兒,手中拿著錢袋子,急匆匆往前跑。
“是個有錢的。”張會暗示道:“為國捐軀的時候到了。”
他們帶的有錢,但身份卻是草原街溜子,為人打短工為生。若是出手太闊綽,會引來別人的猜疑。
所以除去基本花銷之外,意外花銷就得靠陳南為國捐軀。
陳南撇撇嘴,一臉生無可戀。
五十餘輛大車正在接受查驗,外圍不少人在等候。
哪怕是到了這等時候,依舊是尊卑有別。排在前面的都是權貴和他們的家眷。
張會甚至看到了俺答的隨從,此人帶著幾個侍衛,手中拎著碩大的錢袋,裡面不用看,定然是金銀。
大明銅錢貨真價實,而且工藝獨步天下,加之經濟發達,信譽比之後世鷹醬的美刀有過之而不及。
一旦套取到了大明銅錢,俺答部就會想方設法收集起來,用在大宗交易上。
這有點像是後世的美刀儲備。
在倭國,在東南亞一帶,大明銅錢的地位牢不可破。
以至於到了後來,因為銅錢被套取太多,戶部發出了警告,建議朝中限制銅錢出鏡。
銅在這個時代屬於戰略物資,張會看到一個權貴的隨從抱著一個看著斑駁的銅爐,另一人拿著一幅字畫,看樣子是準備當了。
張會心中一動,記下來這一點。
但顯然有人比他更早發現了這個事兒。
商隊的一個夥計瞥了那個權貴的隨從一眼,低聲道:“那是字畫,多半是蒙元從中原逃亡時帶走的。這等東西非是兒孫沒落了不會拿出來抵當。可見俺答部這兩年日子難過。”
許多時候,見微知著,從一件小事上就能判斷出一國的現狀。
盤查還在繼續,有權貴不耐煩的道:“查個屁,等咱們把貨買空了,隨便你等查。”
“就是,趕緊。”
盤查的軍士們不敢惹這些人,匆匆結束盤查。隨即人群湧入。
“不要擠!不要擠!”
夥計大喊著,可人群卻越來越密集。
“我要這盒脂粉!”
“這套佛經給我!”
“這金釵子……多少錢?”
“這盒子糖我都要了。”
權貴們蜂擁而上,夥計們忙的不可開交。
楊召低聲道:“那脂粉我知曉價錢,至少比在京師高出五倍。難怪那些商人不怕凍死在雪地裡,也要冒險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