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戰爭之神,慘劇(第1/3頁)
章節報錯
蔣慶之和呂嵩走在西苑中,前方的內侍很知趣的拉開距離,讓二位大佬單獨說話。
“若是大規模向外移民,人心會浮動。”呂嵩緩緩說道。
“老呂,我知曉儒家許多人最喜愚民之術。民淳樸,則不治而治。可是老呂,這個世界在變。大明若是依舊抱殘守缺,依舊畏畏縮縮,關起門來稱王稱霸,可想過外部威脅?”
蔣慶之嘆道:“就說佛朗機人,當初廣州外海兩戰,若非彼時水師尚有些勇氣,以及仿造火器得力,此刻大明沿海早已被佛朗機人掌控,甚至……沿海一帶已然淪陷。”
這不是危言聳聽,當時葡萄牙君臣曾準備遠征東方,征服那個絲綢之國……這便是在利益驅使下的冒險之旅。
“你停滯不前,別人卻在大步向前。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當敵人再度出現時,大明上下會發現,在堅船利炮之前,自己孱弱的像個孩子。”
蔣慶之說:“我曾無數次說過,這個世界是個叢林,儒家的那一套行不通。對待異族,唯有先把他們毒打一頓,打的他們生活不能自理,隨後才能以理服人。”
“那些異族……就不知禮義廉恥嗎?”呂嵩蹙眉,覺得不可思議。
“禮義廉恥能換來錢糧嗎?禮義廉恥能讓自己的對手收手嗎?不能。在叢林之中,羊群去和猛虎,去和狼群說禮義廉恥……老呂,你說說,猛虎和狼群會用什麼來回復它們?”
“飽餐一頓!”
“所以,要想不捱打,就得先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軍隊第一!”
“軍隊第一,你就不怕前唐藩鎮重演?”
“老呂,你知曉儒家最大的毛病是什麼嗎?”蔣慶之嘆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華夏曆史悠久,讓後人可以循著歷史教訓而行。可矯枉過正了老哥!武人不是奴隸。前宋的前車之鑑為何你等視而不見?”
“前宋……”
“前宋把武人視為賤人,卻又要靠著這群所謂的賤人去抵禦強敵,哪有那麼好的事兒?士氣懂不懂?你不懂?那就對了。我懂。沒有士氣的軍隊,一支被視為賤人的軍隊,絕不可能有抵禦強敵的勇氣。”
蔣慶之想到了後世老毛子的軍隊,一群農夫被人從地裡拉出來,發給一支膛線幾乎被磨光的槍,隨後就被迫加入了軍隊,作為所謂‘壓路機’的一員,成為炮灰。
“所以,要想改變這個大明,軍隊必須第一。”蔣慶之握緊右拳,“手中有了強大的軍隊,政令才能通行無阻。”
“駐軍,移民……”呂嵩喃喃道:“飛地……老夫彷彿看到了整個大明都在沸騰的景象。無數人揹著行囊辭別祖宗,鄭而重之的帶著故鄉的泥土,以及祖宗牌位離開家鄉。”
“會覺得一切變化太快,讓人有些失去掌控的味兒?”
“正是。”
“必須要習慣!”蔣慶之說:“咱們不習慣,異族會用屠刀讓咱們習慣。是做死人,做奴隸好,還是做飛速發展讓自己有些不適的大明人好?”
“老夫有些暈。”呂嵩只是想象了一番,就有種整個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的惶然。
“世人喜歡追求恆常,囚犯在牢中待久了,習慣了這等日子,便會不捨離去。”蔣慶之想到了後世的那部電影,囚犯即將刑滿釋放,卻不肯出去,便動手挾持了牢友,想借此繼續待在牢中。
可最終他還是出獄了。
最後的結局是他無法習慣這個陌生的世界,選擇了懸樑自盡。
“無常,才是這個世界的本質!”蔣慶之拍拍呂嵩的肩膀,“老呂,這是一次中興。就如同一次開國之旅。開國時,誰不是在顛沛流離?”
“老夫需要靜靜。”呂嵩看著有些疲憊。
“好生歇歇。”
蔣慶之很忙,隨即帶著諸將去了城外墨家基地。
馮源早就得了通報,在大門外等著。
“伯爺。”
“火炮如何了?”蔣慶之問道。
馮源如今管著墨家火器營造的事兒,看著精神煥發,彷彿年輕了十歲,“按照伯爺的叮囑,小人帶著那些工匠琢磨了許久,耗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