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呂嵩的下場(第2/3頁)
章節報錯
“呂嵩那邊,莫要太急切。”
“臣有數。”
“今日你我君臣算是聯手給了那些人一巴掌,回過頭,南方那邊會有些麻煩。朕無法分身,你可有準備?”
“那些人能做的不外乎便是抵制,乃至於破壞。”蔣慶之看到了梅樹,拍拍樹幹,上面突然一陣水珠滴落下來。
道爺止步,伸手摸摸頭頂的水漬,回頭見蔣慶之一臉愕然。
這個瓜娃子!
“徐階今日倒是出乎了朕的預料,本以為他會帶著那些人出手,沒想到卻選擇了隱忍。”嘉靖帝拂了幾下頭頂,把手上的水漬在腰側衣裳上擦拭了一下。
“陛下,今日權貴們沒動。”蔣慶之分析道:“這就如同是一場決戰,那邊主力盡出,這邊卻只是您和臣。權貴們便是咱們手中的預備隊。而他們卻再無手段……徐階老辣,看出來這個局面不妥,便選擇了等待觀望。”
“預備隊。”嘉靖帝負手嘆道:“那些人吶!眼中但凡有些家國天下的念頭,朕也不至於會把他們當做是米蟲,當做是猴兒。”
說來也奇怪,開國皇帝殺功臣從不手軟,到了後繼者卻截然不同。
比如說太祖高皇帝當初殺功臣殺的人頭滾滾,無數大案席捲天下,席捲軍中。到了成祖皇帝時,帝王和功臣之間的關係卻頗為親密。
蔣慶之覺著這一切都是權力在作祟。
開國功臣們威望高,在軍中,在官員中的影響力不小。最要緊的是,這些人會抱團。
在漫長的開國過程中危機四伏,甚至是險象環生。外部的敵人,內部的紛爭,單打獨鬥的人死的最快。所以每個臣子都會主動或是被動的成為某個小團體中的一員……不如此,你在大團體中就無立足之地。
大夥兒抱團在開拓時期沒問題,立國後,這種抱團卻令帝王頗為忌憚。
要麼學聰明些,主動散了。比如說成祖皇帝身邊那位黑衣宰相,這位就是聰明人,不結黨,身負重權不偏不倚,最後就得了善終。
“權貴們一代不如一代,於國無益,朕當初登基時,便想先拿他們開刀。誰曾想還未曾出手,便和楊廷和他們起了紛爭。”
嘉靖帝微微低著頭,聲音低沉,“每年靡費頗多,養著這麼一群人為何?就為了有事兒之時站出來吆喝幾聲?那朕還不如養一群狗。”
刻薄才是道爺的本性啊……蔣慶之笑了,“陛下,就算是把這群人趕下去,很快又會有新貴替代他們,成為新的米蟲。”
“就如同是輪迴。”嘉靖帝感慨萬千,“就如同這江山,數百年一次輪迴,誰也逃不過。今日呂嵩也說了,這個大明若是不變,必死無疑。那麼,你以為還能有多久?”
“陛下在擔心南方嗎?”蔣慶之問道。
“南方乃是大明錢糧要地,文風鼎盛,儒家勢力根深蒂固。大朝會的訊息傳出去,那些人知曉清理田畝之事再無迴轉的餘地,他們會做什麼,你可知曉?”
“會發狂。”
“開海禁之事會被抵制,這一點毫無疑問。朕最擔心的還是清理田畝之事。慶之……”
嘉靖帝回身,目光炯炯看著表弟,“京衛要枕戈待旦,換裝之事你親自盯著,操練也盯著。這關乎到江山社稷的安危。誰若是從中作梗……你可便宜行事。”
蔣慶之欣慰的感受著道爺身上發生的巨大改變。
首先是把目光從臣子身上轉到了軍隊那裡。
——槍桿子裡出威權!
若非京衛北征一戰打出了赫赫威名,今日道爺的乾綱獨斷定然會被群臣狙擊。
“是。”
“太祖高皇帝為何能壓制群臣?在朕看來,不外乎便是他在軍中的威望不做二人想。輔以殺伐果斷,則無往而不利。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