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瞌睡來了送枕頭(第2/2頁)
章節報錯
“陛下為何執意如此?”盧偉覺得權貴們的忠心毋庸置疑,“給些好處便能換來權貴們的忠心,娘娘,這些權貴神通廣大,一旦聯手,便是新政絕大的助力啊!”
“是助力,可一旦尾大不掉,為禍也不輕。”盧靖妃眸色緩緩清明,“其實,最要緊的原因不是這個。”
“那是什麼?”
“我說了,新人換舊人。這些權貴大多來自於太祖高皇帝和成祖皇帝時期,對於陛下而言,他們不是自己人。明白嗎?”
盧靖妃意味深長的道:“再有,新政要推行,就少不得有人去衝鋒陷陣。那些人為何冒著被儒家視為死敵的風險去赴險?你且想想張璁。”
“張璁當年在大禮議之爭中投機,支援陛下。隨後青雲直上……嘶嘶!”盧偉倒吸口涼氣,“陛下這是要那些老人提前給新貴們騰地方呢!”
“順帶把那些不是自己人的權貴換掉,何樂而不為?”盧靖妃深吸口氣,盯著盧偉,“大哥,盧氏要帶頭順從長威伯那邊的安排。”
“可……”盧偉不死心,“難道從此盧氏就只能成為富家翁?娘娘,那條路,不長久啊!”
“長威伯要的便是不長久。”盧靖妃輕聲道:“老四當初去新安巷求學回來,我曾聽他說過,所謂君子之澤,數世而斬。數世之後依舊靠著民脂民膏富貴,那不是賞功,而是在給江山社稷挖坑。”
大外甥的這番話,實則是蔣慶之的話讓盧偉不禁木然。
“戶部每年都叫窮,其中封賞靡費不少。權貴們……該下臺了。”盧靖妃語氣突然堅定,“此事你回家後先給那些老人通個氣。”
“娘娘的意思……”
“請最好的先生教導族中子弟,我聽聞族學頗為散漫?都收緊了。誰不願讀書,便打發出海。願意讀書的,錢糧不要吝嗇,全免。有天賦的要盯著,該施恩施恩,大哥……”
盧靖妃盯著兄長。“這是個前所未有的變局。誰能率先應對無誤,誰就能佔據先機。盧氏不能坐觀,坐觀就是牆頭草,長威伯眼裡不揉沙子,此後有好處不會想到盧氏。”
“娘娘的意思是……盧氏從此走文路?”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盧靖妃沉吟著,盧偉暗自盤算盧氏未來。
殿外有內侍準備求見,陳燕擺擺手,示意不是要緊事就先擱著。
不知過了多久,盧靖妃開口,“大哥。”
盧偉抬頭。
“你回去後,從族中選最聰慧的子弟,你親自帶著他去新安巷求見長威伯。”盧靖妃眼中有不容拒絕的威嚴,“讓他們去墨學讀書,把墨學帶回盧氏。”
盧偉一個激靈,“可若是新政失敗?”
“覆巢之下無完卵。新政失敗,你以為盧氏能討好?”盧靖妃冷笑,“既然如此,那就孤注一擲。我賭,新政成功!”
娘娘的氣魄,比這位舅爺的更為宏大……陳燕暗自說道,她想到了蔣慶之,心想那位長威伯佈局更為宏大,可他就不擔心一旦掌控不住,新政崩盤的後果?
蔣慶之到了直廬,令人去嚴嵩那邊問話。
“長威伯問何事。”
孫不同看似恭謹的飛快瞥了值房裡眾人一眼。
嚴嵩看著很穩重,嚴世蕃在冷笑。
“南方示警,倭寇登岸。”嚴世蕃說。
“此事機密?”一個聲音從值房外傳來,接著進來的是徐渭,“見過元輔,見過嚴寺卿。”
“此事重大,若南方因此糜爛,新政如何推行?”嚴世蕃冷冷的道:“問詢後我便令人去新安巷,長威伯這是何意?”
“嚴寺卿,有事兒只管稟告就是,讓伯爺來直廬……這是召喚下屬嗎?”徐渭把笑容一收,“大概嚴寺卿還不習慣伯爺是自家上官吧!想來以後會慢慢適應的。”
這廝一番毒舌把嚴世蕃氣的面色發紅,這才搖搖扇子告退。
身後值房中,嚴世蕃卻收了怒容,“咱們做到了該做的,剩下的,和咱們無關。”
嚴嵩點頭,“剩下的,讓蔣慶之自求多福吧!”
“倭寇登岸?”蔣慶之聞訊先是一愣,接著說:“這時機也太巧了吧?”
徐渭把扇子插在脖子後面,坐下說:“我以為,這是牽制之意。倭寇登岸,若是戶部堅持在南方清查田畝,地方混亂……倭寇順勢發難……南方一旦糜爛,新政必然戛然而止。”
蔣慶之淡淡的道:“不是壞事兒。”
“若真是如此……”徐渭試探,“麻煩不小。”
“我正想尋個由頭南下,坐鎮南方。”蔣慶之眯著眼,“這是瞌睡來了送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