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

“萬歲!”

“萬歲!”

歡呼聲中,嚴嵩走到了蔣慶之身側,低聲道:“陛下可交代過下一步如何應對俺答?”

蔣慶之搖頭,“沒說。”

嚴嵩嘆道:“罷了,此次大捷,至少能讓大明北方安寧十載。”

“呵呵!”蔣慶之笑了笑,嚴嵩隨即回去。

嚴世蕃問:“蔣慶之可說了?”

嚴嵩搖頭,“此次你沒去新安巷赴宴,對蔣慶之來說便是曖昧的姿態。他不是善茬,自然不肯為老夫做嫁衣。”

大捷之後,嚴嵩判斷朝中下一步重點便是研究如何對付俺答。

宜將剩勇追窮寇,這話是蔣慶之說的。

嚴嵩剛死裡逃生,擔心應對有誤,引發帝王第二波怒火,便去尋蔣慶之打聽。

但蔣慶之不是棒槌,一個呵呵就打發了他。

“沒有義父的配合,此次蔣慶之想從容用兵何其難?此人忘恩負義!”趙文華冷笑道。

“話不能這麼說。”嚴嵩撫須看著那些俘虜走來,“老夫也藉此在軍中有了威名,這不是施恩,而是互利互助。”

換個詞:互相利用!

這是大明京師多年後第一次見到如此規模的異族俘虜,嘉靖帝一眼望去,竟然望不到頭。

“太多了。”有臣子說。

徐階眯眼看著嘉靖帝,想從帝王的神色中窺探出些什麼來。

新政要來了。

作為次輔,作為被站在儒家立場的百官簇擁的首領,他將何去何從?

徐階想到了那些人的態度。

——當年咱們曾令陛下遁入西苑,如今難道不能?

如今就要看嘉靖帝會如何出手,若是割肉太狠,必然會引發反彈。

左順門事件能出一次,就能出多次。

甚至……徐階想到了道爺當年遭遇的幾次危機,縱火,宮女弒君……

徐階眸色複雜,他知曉,一旦新政割肉太狠,這樣的事兒弄不好還會發生。

甚至會起烽煙。

“這個大明啊!”徐階覺得自己站在了一條十字路口中間,左邊是帝王,是大明。右邊是一干舉著先賢典籍的讀書人。

“往左,還是往右?”

“誰是大明?是陛下,還是……他們?”

“老夫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