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臉一紅,知曉道爺是在說自己進宮多年,連雞都沒殺過,哪裡能和俺答麾下的悍卒相提並論。

“想試探朕的人多不勝數,不少你一個!”嘉靖帝走了過去,檢視靶子。

黃錦呆立原地,張童提醒他,“黃太監,陛下過去了。”

嘉靖帝用手指頭扣扣木靶上的孔洞,問:“可有甲衣能抵禦?”

內侍恭謹的道;“陛下,若是距離不遠,什麼甲衣都無法抵禦。”

“多披幾層呢?”張居正今日陪侍在側。

“多批幾層……”內侍苦笑,“甲衣沉重,多披幾層別說是廝殺,怕是走動都難。”

張居正恍然大悟,“是了,前宋時有步人甲,據聞厚重無比,可硬扛敵軍鐵騎,不過卻移動不便。”

仔細測試了一番,嘉靖帝很是滿意,“有人說兩衛火器足以護衛京師,護衛大明,你以為如何?”

在帝王身邊隨侍,看似尊榮,但所謂伴君如伴虎,帝王心思難料,若是應對有差池,別說是什麼宰輔預備役,此後就準備坐冷板凳吧!

張居正卻不假思索,“陛下,此乃偷安之言。”

“偏安吧!偷安……看來你對這等言論頗為不滿。說說。”

被看好的庶吉士輪班在嘉靖帝身邊侍候,透過觀察帝王和宰輔重臣們議事,透過擬定旨意,可以一窺廟堂。

這些庶吉士經過了這等磨礪和學習後,眼界比那些普通進士,普通官員高出不止一籌。一旦出外為官,起點高,格局大。若是在地方為官出色,一朝回京,那便是真正的宰輔預備役。

這便是具有大明特色的宰輔重臣的培訓方式。

張居正知曉這是考察。

他微微思忖了一番,說:“陛下,雖說俺答此次大敗,可只要他能壓制住麾下,隨即四處征伐,收攏部族,用不了幾年便能恢復實力。”

張居正看了嘉靖帝一眼,嘉靖帝點頭,“太祖高皇帝派大將遠征草原,成祖皇帝五度北伐,可沒用多久,草原異族依舊死灰復燃。可見要想一勞永逸是萬萬不能。”

“臣以為,當居安思危。”

“你們那位鉅子……如何看?”

張居正心猛地一跳,“陛下……”

“怎地,機密?”

“不。”張居正聯想到最近的一些傳言,謹慎的道:“長威伯曾說,宜將剩勇追窮寇。”

“宜將剩勇追窮寇……”嘉靖帝眯著眼,“那瓜娃子,一直躲在新安巷中,這是要看朕對新政的態度。”

新安巷,伯府。

蔣慶之對夏言說:“君擇臣,臣亦在擇君。”

新政兇險,若是道爺遲疑,蔣慶之會採用別的方式來挽回大明國祚。

夏言定定的看著他。

良久。

“那麼,你覺著陛下會如何選擇?”

“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