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武人從文官的打壓下爬起來。

“……恰此時,長威伯令虎賁左衛與府軍前衛出擊,火器驟然發作,敵軍猝不及防,為之喪膽!”

火器果然起了大作用!

臣子們來了,不請自來。

這大概他們最為放肆的一次……守門的侍衛讓他們等待稟告,可耐不住性子的文官們蜂擁而上,把他們推開後,小跑著衝進西苑。

此刻他們就站在殿外,喘息著,死死地盯著黃錦和他手中的露布。

黃錦聲音激昂,“……敵軍悍然反撲,全軍突擊,我軍將士不甘示弱,兩軍廝殺良久,敵軍疲憊時,亂嶺關守軍在裕王率領下來援,敵軍士氣大跌……”

什麼?

裕王來援!

裕王在亂嶺關大戰中身先士卒,訊息傳到京師,讓許多人不敢置信。

此刻他竟然又在大戰關鍵時刻率軍來援……這!

這是大功啊!

嘉靖帝卻清楚自家兒子的秉性,都特麼需要孫重樓教授弓馬的人,能在戰陣上有什麼作為?不過是起到鼓舞士氣的作用罷了。

就像是後世的吉祥物。

而率軍來援,這定然是那瓜娃子的謀劃。

不過,那瓜娃子卻把功勞讓給了老三,這是……

帝王習慣性的分析了一番蔣慶之的用意,覺得是在為老三造勢。

“……敵軍遭此打擊,左路大亂,就在此時,伏兵突襲敵軍大營。大營起火,敵軍大亂。”

伏兵!

呂嵩想到了蔣慶之過往用兵的例子,脫口而出,“這用兵堪稱是神出鬼沒啊!”

哪怕是蔣慶之的鐵桿敵人,此刻都不得不贊同這句話。

從大戰開始,看似明軍被動,可一步步的走下去,卻發現整場大戰彷彿都在蔣慶之的掌控之中。

不知不覺中,主動權易手。

不知不覺中,此消彼長!

不知不覺中,反擊的機會來臨……

“……我軍發動總攻,敵軍阻攔片刻,隨即崩潰。”

眾人這才鬆了一口氣,殿內殿外一片呼氣的聲音。

嘉靖帝也是如此。

他從未這般緊張過,以至於掌心都有了汗水。

“我軍緊追不捨,俺答率殘部狼狽遠遁。此戰……”黃錦抬頭,目光炯炯,“斬殺敵軍兩萬餘,俘獲三萬餘,繳獲輜重無數,大旗無數……”

捷報唸完了。

嘉靖帝默然著。

群臣在殿外也在沉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