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6(第1/2頁)
章節報錯
機靈的翀心是有準備而來,她這幾天在京裡肯定聽說了太平宮的奇聞,那邊戒嚴嚴重也是知曉的。翀心帶來了小和尚的一套行頭,兩人換上,在車裡琢磨演練了會兒,上山了。
兩人一人拎著重重的水桶,一人揹著剛進山時在山下老人那兒買的柴火,翀心憑藉幾句藏語,一路矇混過關,進來了太平宮!
太平宮那個恢弘,此時,又那個慘烈!
太平宮所在的南山歷史上本就是極崇高的宗教聖地,佛教的二祖、三祖、回祖都曾在此傳經。特別是太平宮建立後,其地擁有層層迭迭的殿宇樓閣,氣象非凡。對於高品位的天朝文人來說,佛聖之地往往是他們世界觀的主幹或側翼,因此這座山也很有可能成為他們漫長人生的精神皈依點。這種山水化了的宗教,理念化了的風物,最能使那批有悟性的文人暢意適懷。例如李蘇等大家對它的思念,就與此有關。
要平常來,子牛一定又會感古懷景的,這會兒,哪有心情,眼前滿目瘡痍,宮室一半已燒的面目全非,不過多半殿宇裡喇嘛們依舊在誦經,好似外頭再焦急撲火,他們在極樂世界更有他們的追求與祈願。
燕晚呢?
子牛到處尋找啊,
這裡除了喇嘛和尚就是軍人了,消防軍警,戴紅袖章的京畿部隊,戴白色大沿帽的宮禁衛軍……好在兩個小姑娘一身小和尚裝備,手上桶和柴不放,哪裡溜達也不引起注意,她們就亂竄亂找。
下面亂,你就以為上頭不亂了?都亂得焦頭爛額的!
元首這邊該權威吧,撒多大網出去“捕捉”燕晚,無獲。
無雙這頭該細緻吧,陰兵一樣鬼出神歿地去捕,還是無獲。
燕晚啊,你到底在哪兒呢!
燕晚就在南山下。
此時,燕晚拾階而上,悠然如一個普通旅人。
早在公元前106年,武帝曾到南山祭祀,封此山為南嶽,這次祭山是連偉大的歷史學家司馬遷也跟隨來了的。後來,南山地區出過一些讓一切天朝人都難以忘懷的歷史人物,例如赫赫大名的三國周瑜,以及“小喬初嫁了”的二喬姐妹。這般風流倜儻,又與歷史的大線條連結得這般緊密,本是歷代藝術家恆久的著眼點,無疑也會增加這座山的誘惑力。王安石初到此地做官時曾急切詢問當地百姓知道不知道這裡出過周瑜,百姓竟然都不知道,王安石深感寂寞,但這種寂寞可能更加增添了誘惑。一般的文人至少會對喬氏姐妹的出生地發生興趣:“喬公二女秀所鍾,秋水並蒂開芙蓉。只今冷落遺故址,令人千古思餘風。”
當然,還會有其它可能。燕晚看來,首要條件還是它的自然風景。如果風景不好,佛廟不會在這裡築建,出了再大的名人也不會叫人過多地留連。燕晚就是個旅人、就是個過客般這樣欣賞沿路風貌,緩緩上山。絲毫看不出來這裡,曾經是他近十年未離開之所,這裡的一草一木,其實早已深深印在他的腦海裡。
“習燕晚!!”
你知道當他出現在煌煌天日下,當看到他悠然如隱士,一身風骨緩緩上山而來,那些千方百計“捕捉”他的人——何等驚詫,甚至,緊張!
元首趕來了,
玉葉,無雙,歲歲,寧玉,都趕來了。
沒有人再下來捕捉他,
只不過,他頭頂多了臺無人機,他的影像透過多個螢幕出現在他們每個人的視線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