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能想到麼,至少無一想不到,第二天小子牛就不見了!

個慫貨,她當晚回家就訂好第二天最早一班飛機飛回老家了!

簡單講,嚇跑了!

回家直接就跟舅舅講昨晚有人綁架她,幸虧有好人家救了她。舅舅問“你好好上學的,誰綁你。”小天使委屈地一抽一抽,“我也不知道,那個學校的人太排外了。”舅舅就算明知她說謊也懶得管她一些粑粑事,回都回來了,還能再趕回去不成?

在家休息了一天,舅舅親自去二中見了校長,說他家這小姑娘適應能力實在太差,跟不上九中的進度,給您們添麻煩了,我把她接回來了……得虧舅舅也是老師,這“一個系統”裡的人也好說話,交給二中校方這邊與九中那邊溝通,又換了一個交換生去。

好咧,白忙活一場,高考加分成泡影。子牛自己也“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都不敢告訴翀心自己是因為膽小跑回來的,只說那邊壓力太大,她受不了……

日子又恢復平靜,

對於這段短暫的“交換生經歷”,小子牛除了偶爾可惜一下自己那一屋子“沒來得及搬走”的好東西,啥也不想回想,丟腦後!

肯定還是家裡自在,子牛又投入到她多姿多彩的學習生活中。

小天使啊是活潑好動,不過她這個年紀的孩子,跑跑跳跳本來就是件快樂的事。

跳有兩個物理指標很誘惑人,一個高度,一個長度。跳高跳遠,子牛都喜歡。

現在公共區域很少看見沙坑了,不過二中操場右側還有個大沙坑。過去呀沙坑就是最實用的鍛鍊身體、嬉戲的地方,長方形的沙坑橫向一般有兩個立柱,可調節,放上一根竹杆就可以跳高了;縱向地面會嵌入一塊木板,那是起跳的踏板,同學們要不就約著跳高,要不就約著跳遠,一跳一下午也能玩下來。

現在的孩子玩跳高早已不像從前:不講什麼技術,就是傻跳,過杆為贏。如今都有規範的動作——剪式。據說第一個世界跳高紀錄就是剪式,英國人,只有1.70米,子牛這幫孩子都把這一標準作為人生目標,她狀態最好時偶爾也跳過1864年的世界紀錄,沾沾自喜了好久呢;跳遠就沒這有戲,她拿根皮尺,把比蒙的跳遠紀錄量出,發現太長了,都出了她們玩的沙坑。子牛最遠跳過5米多,從未達到過6米,可她有一個同學,也是女孩子,跳過6.10米,讓小子牛從心底裡又羨慕又嫉妒。

好吧,活潑好動的代價就是餓,運動量一大,就特能吃。哎,也不能說最近小天使就長胖了,畢竟也是她長身體的時候,反正愈發健康結實倒是實實在在看得到。

想象這樣個場景吧,

一群漂亮活潑健康的小丫頭,

才放學,

各個額頭上還有運動後的汗水,

眼睛卻比星子亮,

笑容比太陽燦爛……

嘖嘖,就算她們嘰嘰喳喳把個咖啡廳的情調都搞變樣了,還是惹人矚目豔羨吧。

“子牛,喝什麼!”翀心在那邊點餐,

子牛彎腰正在弄自己鞋裡的沙子。是滴,每次跳完沙坑最要命的是鞋中的沙子,儘管每一次都在操場上又倒又拍搭,回家後也會挨舅舅倒嚼,褲兜裡,褲角上,襪子裡,鞋墊下,都能再倒出一些沙子,每次遭遇都一樣,在舅舅的嘮叨中洗手換衣,然後撲向熱氣騰騰的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