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角樓的老戲臺子,清末時那可是皇上都想來的地方,風韻十足。

後來拆舊擴場,戲臺子全沒了,成了玩家子聚眾競技的地方,花樣百出。

這也是有來由的,

傳說那年梅靜群到六角樓看戲,她的玩伴們起鬨,覺著場地正好玩宮球,就玩起來了。

宮球是用牛皮縫製的,裡面填充了棉絮和乾草。

分兩組,梅靜群做裁判,高高坐在戲臺子上,

有趣味的是,所有人的眼睛都蒙著,球上栓個鈴鐺。那稀奇古怪的動作,無所顧忌的叫喊……一時全國上下都學著玩兒。不過至今都有些陰謀論者分析,梅靜群玩這些,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她實際也是在運作她的“御人之道”……

如今,六角樓一帶的八步街,名店林立不說,最令人矚目的還是由輝州製造衙出產的白布圍成的一個一個“競技場”,全是些“老玩意兒競技”:蹴鞠,鬥犬,抵蟈蟈……當然也有符合現今的改良。這些個專案裡,有你可以親自上場“比試”的,也有你場下“買輸贏”的,總之就是個刺激天堂!

嘉園他們,說起來那就是從“諸侯列國”來京的“藩王子弟”,來一次京,自然該玩的就該玩到。

有趣的專案是多,

蹴鞠場上有三個門,十五個競技手分成了三隊。攻擊總是出乎意料,每一方都顯得莫測高深。有時無論有球方還是無球方,都會泥塑木雕般默立許久,有時候球落在地上,哪一方也不搶,先下手的未必為強。偶爾的叫好聲都來自那些魯莽之輩,老著手們會緊鎖雙眉凝噎無語。

早就聽說可看性最強的是“爭箏”,

大棚裡放出來的風箏,狀物狀人,翻滾著,跳躍著。有的箏手把木偶戲搬到了天上,還扯著嗓子配音吶。說是更有甚者,箏手放出母子箏,母箏就像一道幕布,子箏投射在母箏上的就是皮影戲了。有的箏手更“劍走偏鋒”,把風箏和花炮結合在一起,想著怎麼能把對手的風箏給炸爛!有的風箏則能在天上變臉,想來箏手是個川劇名家吧……

不過,如今八步街所有的“爭箏”棚都封了。好幾年了。據說,和夕臣的獨生女,著名的大公主,在這兒被炸傷過,那次“全封”了後,就再沒有誰敢重開過。

沒能看到“爭箏”,嘉園他們自然要去玩八步街再一個聞名遐邇的專案:“鉤兔”,

這個叫“追命”的圍子是玩“鉤兔”最火爆的,也是八步街最野的專案!

一個小型賽馬場裡,

一隻亡命的兔子在馬道里狂奔,

騎手們緊追不放,用鉤鐮槍去鉤,誰鉤到了誰就是勝者!

為了保證不受傷,騎手們是全副武裝,兔子卻是肉身逃命,可身上已是越來越紅,也就越來越瘋狂!

這時,一位騎手倒拿著鉤鐮槍按動了機關,就見從柄頭射出來一支箭,箭後拴了線,

中了!

他順勢一收,就拿住了兔子。

別的騎手不幹了,

可比場上的騎手更怒意的,

是看臺上的嘉園他們!

之前肯定都參看了規則,也憑著眼力勁兒選了中意的騎手投了注,錢是小事,這擺明“不按規矩”來,可有點不地道:誰允許這麼持鉤鐮槍的?誰又允許鉤鐮槍裡頭還能設暗器的?

最後越吵越不得開交,

場子裡出來了人,也沒個好臉色,“嚷什麼嚷,當這兒是哪兒,輸了想賴賬啊!”

這下把嘉園他們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