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第1/2頁)
章節報錯
淑清從房裡拿出一個茶缸,江陽一見就站了起來,“還留著呢,”顯然很激動。
淑清點點頭,“曼麗上學時一直都是用這個茶缸。”
祁楓一旁也是滿含情感地,“二少從前這隻茶缸都不離手……”
是的,甭說現在了,古來,國人喝茶都先講究茶具,茶壺茶盞功能明確,什麼茶配什麼壺,使用什麼水,甚至水溫的高低也不能含糊。不過日子窮時喝茶就沒這麼講究,大茶缸子是首選,一杯茶泡上一天,臨下班將茶葉嚼了下嚥也大有人在。實際領袖也這樣,還說吃茶葉強身健體,梅靜群自然遺了他的習慣,茶缸老在手邊兒。
茶缸之所以不稱杯而稱之為缸是其容量,正常容量的茶缸一暖壺水僅能倒上兩三杯,超大號的茶缸容量可以與暖壺媲美。早年梅靜群一起床第一件兒就是找開水壺灌上滿滿一茶缸水,心滿意足的蓋上蓋兒,蓋兒上系根繩,上午一缸下午一缸,一天喝得有滋有味。她也沒說喝多好的茶,不大好吧可經得住泡,喝一天到下午還有點兒顏色,最後隨手一潑,算是一天過完的儀式,第二天一切照舊。
京里人喝茶與哪兒的人都不同,就講究喝茉莉花茶。其實會喝茶的人反倒不願意喝花茶,認為花香遮了茶香,得不償失。殊不知京都地區水惡劣,水鹼重得燒開水時如同沖淡了的牛奶。茉莉花香最初是用來遮水中鹼味的,久了才形成習慣,所以老京城人喝茶就愛這一口。
梅靜群是土生土長的京城人,生在京城,死在京城,除了陪領袖出訪過一次俄國,極少踏出京城。因此,習慣上,絕對最正宗的老京城人。喝茉莉是她一生的習慣。
少時讀書,曼麗遺了她這個習慣。
她讀書那會兒茶葉都是按兩賣,一毛一兩到一元一兩。能喝一元一兩茶葉的人都是生活富裕之家,喝不起又想過癮的就去茶葉店買茉莉高末,也有稱高碎的,高末就是高階茶葉末的意思,它有一個雅號叫隨壺淨。茶葉店的散茶賣到最後就會剩下這些碎末,講究的喝主不喝,手頭緊又饞的就買來過癮。
曼麗當然喝得起好茉莉,不過她身邊人就不一定了。曼麗大二去鄞州協和實習了一個月,帶她的老教授姓方,這位也愛喝茉莉。一開始曼麗很奇怪老頭兒為什麼喝高末總會把她叫到跟前,開啟大茶缸蓋讓她聞聞,可並沒有她喝的意思;如果她沒有做出誇張的反應,老頭兒還會不高興,讓她抓緊時間做事。於是後來曼麗學乖了,每次不等他叫,曼麗就主動地誇張地喊好香好香,欠的不得了的樣子。哎,至少如此了,老頭兒能叫她少幹一個小時活兒。……如今想想,也是有趣。
是的,車一開進天湖綠道,道旁全是曼麗熟悉的茉莉香,勾起她這些回憶也自然而然。
“好香好香,”她還脫口而出當初贊老頭兒的言語,
正陽笑著扭頭看她一下,“對了,我還存了好些瀨涼的新鮮茉莉花,埋在那邊淺土裡,再過一個月拿出來給你做茶吃。”他當然曉得她愛喝茉莉茶。
曼麗點頭。她也來過天湖幾次了,可今兒車行進的位置著實又陌生,但是感覺真是不一般的好!
除了這撲鼻的茉莉香,
那被白天鵝棲息小淺灘與天湖主河道隔開的明淨一彎水,
感受動用哪一個藻飾詞彙,都會是對它的褻瀆。
“曼麗,你先匍下來,這裡別看沒人守衛,天眼不少,我的車牌也是特製的,有紅外線掃描透過……”
“哦,”曼麗匍下身子,“這樣行麼,”甚是可愛,她還在往下縮。正陽伸手摸摸她的頭,“大白兔子。”顯出了這個時候的正陽多麼難得的調皮……
一路順利通行,
車,終於停了下來。
“到了。”
曼麗縮手縮腳還有些警惕,“這裡有人守衛麼,”
正陽笑著,“我都偵查好了,這邊是塔的背面,人沒有,但有監控,可我知道位置。不是遇上你,我自己總有一天也會摸來看看的。”又顯出這個時候的正陽多麼一如既往的精怪……
“塔?”
“是呀,我一小來天湖這邊也玩兒得不少了,還真不知道這邊還藏著那麼漂亮兩座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