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萬荃,也是傳奇女性。

上海人,文學家,醫生。

說她叫萬荃,可能知道的沒幾個;提起“萬十美”,就很少有人不知道了,特別是現在的文青,尊她為神!對,她風光在上個世紀,可說是“老文青”的鼻祖!

曾經,《文匯讀書週報》刊登過她為她自己寫的一篇訃告,訃告較長,大意是:我有一間小木屋,彷彿是童話裡的一朵鮮蘑菇,依附在百年老樹上,撐著一把小傘,為我遮擋深冬的寒流仲夏的雨。我在小木屋裡追憶、思考,假如人間的善惡愛憎無法分明,我寧願飄浮在永恆冷寂的太空。

一篇訃告,簡直成了當代文青最愛擬寫的墓誌銘!

曼麗讀書時要說“最不學霸”的就是文學類了,不過酸梅愛死這方面,她曾經也十分疑惑地問過酸梅,這寫得……很有意思麼。

酸梅瞪她,“這叫意境!寡情腸子。讀了這篇訃告後,我立即覺得煩熱全消,墮身於一種深秋的詩意裡。年邁的女詩人辭世前獨住在小木屋裡無疑是非常寂寞的,但她竟然寂寞得那麼美麗,歸去得那麼典雅……”

可惜,曼麗完全不能“感同身受”。

現在想起來,自己確實是個“寡情腸子”,那時候一天到晚數理化不停刷題還行,稍微需要點“意境想法”的……歇菜。

不過如果那時候知道這個大名鼎鼎的“萬十美”就是萬荃,再讀她的詩,她的散文,她的,會否又有些另外的感受呢?一定會的,畢竟心裡清楚,萬荃作為梅靜群近二十年的貼身醫師,她的筆下肖像,基本上,就是梅靜群了……

滿意幼年基本上也是萬荃看顧,

但是,梅靜群死後,萬荃頂替她的父親主持紫陽宮內宮醫療,又更受到蔣家人器重,滿意懂事後就跟她徹底決裂。

直至滿意十歲離開紫陽宮……叫人沒想到的是,立果堅決派萬荃隨行她離宮去往日本。一先滿意自是對她厭惡非常,十分排斥。畢竟真心換真心,也是件件掏心肺地對她好,滿意才逐漸接納這位服侍了她母親近二十年,也是把一切的青春年少給了梅靜群的貼身醫師,且,越來越信任,直至對她深信不疑……

萬荃死的時候,正是個中秋節,

還是酸梅跑過來無比沉痛地告訴了她這個訊息:萬十美逝世了。

如今想來,如果她那時候知道“萬十美”就是萬荃!……該多痛徹心扉!

所以,曼麗這時候一聽萬芳竟然是萬荃的侄女兒,臉上的悲痛掩都掩不住,“老先生,”頓了好長時間,“走的時候,留下什麼話沒有,”

其實,曼麗知道自己這樣問唐突著呢,她也不確定萬芳知不知道自己的事……多半,應該是知道的,哪有這樣巧,她和小姨熟識,還和自己一個單位。

曼麗也清楚,自己這樣問,到底是為了什麼,為了誰!

立果躺在那兒,

跟死了一樣,

誰跟她說沒救了她都不信,

只,萬荃來了,

十分肯定地,

“他醒不了了,永遠這樣,直到死。”

滿意垮了……因為,她只信她,深信不疑。

此時的曼麗,又回到了那時候的滿意了麼,

就算心裡堅信著萬荃,嘴上,卻就不肯放棄!

“真的沒希望了麼,我還沒有親口對他說我們有孩子了,我還沒有聽到他罵我,吼我……”

每每見著萬荃,就是哭喊著這幾句,直到最後,萬荃不來看她了……

此時,

曼麗的心死死地揪擰著,彷彿,有那麼一瞬回到了那一刻,聽到了滴血“啪”“啪”砸到亂墳崗子地上的聲音,

她期待著什麼?

難道萬芳會說,“留了話了,說,老殿下還有醒過來的時候,當時那麼決絕地告訴你醒不過來了就為叫你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