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部落格

我小時候以為每年氣候都一樣呢,長大了才知道氣候變化也有周期。比如明朝萬曆年間,在氣象學上就被稱為小冰河期,冬季特冷。我童年北京冬天冰凍三尺,千里冰封,所有河流都會凍上,汽車在上開行無阻。

冬季酷冷就顯得漫長,那時沒有網路和電視,在家沒事情做,冷也想著出門玩,出門最好玩的就是滑冰。什剎海冰場在北京最有名,原因簡單,什剎海居北京城區中心,臨北海,中海,南海,走一會兒既可登景山又可進故宮。餘下那幾塊水面也結冰,但不允許百姓白進滑冰,所以什剎海就成了北京冬季最靚麗的風景。

去什剎海冰場溜冰非常講究,分割槽域,正規冰鞋去主冰場,主冰塊也分兩路,一路滑跑刀,一路滑花樣。當時的冰刀涇渭分明,花樣刀雙刃,刀短;跑刀單刃,刀長。一個玩花樣,一個玩速度,互相瞧不起,弄不對付時,一語不合馬上開打。那時極偶爾能看見球刀,打冰球專用。現在有許多改良冰刀,結合各類冰鞋之長,適於業餘愛好者使用。

冰鞋在那個時代極為昂貴,幾乎沒有多少人買得起,滑冰以借冰鞋為主流。偶爾有誰自帶冰鞋,前後褡褳式地一背,沒上冰場就神氣活現,冰滑得好賴都不重要了。什剎海冰場有專門磨冰刀的,冰刀邊緣磨鈍了,上冰場蹬不住冰,易摔倒,冰場就有了新營生——磨冰刀,我記得兩毛錢磨一次,有時候缺錢,一毛錢師傅也給磨。

而什剎海溜冰最有人情味的一景是老百姓的瞎溜,自攢的冰車,自造的冰鞋,什麼都沒有穿著塑膠底的棉鞋也上去玩耍。北京的皇城文化至此已徹底平民化,讓清代皇家冰嬉的貴族生活成為文物,讓老百姓的溜冰成為一代人最美好的記憶。

馬未都部落格

擴充套件閱讀:

《頤和曼麗》361 正在手打中,請稍等片刻,

內容更新後,請重新重新整理頁面,即可獲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