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坐在一個稍高的小凳子上。這是正陽親手給她做的,再配上專屬她的大提琴,剛剛好。

這把琴也是正陽兒時學琴的那把琴。

問過了,正陽也是四歲開始學琴。這下曼麗著實沒啥挑剔了,把小滿的學琴託付給了他。

你想想那天他捱打,曼麗還是趕過來,本身就叫正陽泣喜,更別提,曼麗如此信任他,願意讓小滿跟他學琴……那一定,就是全心全意了,只要正陽有的,小滿一定還要更好。

正陽給小滿灌來一個熱水袋,

雖說室內有暖氣,但是一般考慮這些名貴樂器的保養,溫度不會太高。再說,小孩子初學指法,手暖和些,也更柔軟,適應她發揮。

將熱水袋放她手裡,

“抱著歇會兒,給你聽一段曲子,聽完跟我說說想到些什麼好麼。”

正陽真的很用心在教她,除了基本功,大提琴對樂感要求特別嚴格,所以,多聽也是尤為必要。曼麗正是遠遠旁聽了幾節課,這孩子著實內行、專業,遂更滿意,這是實話,哪個母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遇著良師。

一曲放完,

小滿抱著熱水袋坐著聽得很認真,

再問她“聽見什麼了,”

小滿微仰頭,小嘴巴一嘟,這可愛又自信的模樣,眉目間確實有她母親的影子,

“香山的紅葉,房山的柿子,潭柘寺的銀杏,長城……”

別說,正陽真是驚奇呢,

小滿也屬於慢熟,最初幾節課,小姑娘沒放開,認生,還有些迷迷糊糊。多接觸些時,那就看著靈氣兒出來。是真聰明,悟性也高。當然不是說一學就會,正陽也看得出曼麗很重視對她的教育,回家一定也是苦練了的,總之來一次就比上一次狀態更好一次。

是的,剛才放的曲子,就是王拓寧的《秋》。瞧瞧小姑娘說起的,可不都是京城的秋景兒。且,還很文藝呢。

正陽逗她,笑著又問,“真你自己想的?”

小丫頭憨憨笑了,又賴賴的,“聽媽媽說的,不過剛才放的是秋天呀。一到秋天,媽媽就帶我和弟弟去這些地方。”

正陽笑而不語,明白了,曼麗喜歡秋天。

是的,感同身受,

京城確只有秋天好。

京裡冬季漫長,差不多要五個月的時間,可供暖只有四個月的時間,供暖前後半個月裡,在房間都縮手縮腳的,四肢伸展不痛快。夏季呢,暑熱總有一段日子溼悶難耐,現在有了空調好許多。老京城過去一到暑天只能苦夏去熬著,熬到人精疲,所以才有貼秋膘一說。

至於春秋兩季,春不如秋,春天短暫,葉綠花紅只是一夜之間的事,沒等你欣賞夠了就變成了另一幅熱鬧景象。千萬別去想念細雨濛濛,衚衕裡打著油傘的丁香姑娘,那是個騙了多少青年男女的文學意象。說說還可以,千萬別當真了。真的只是秋天好,秋高氣爽,萬里無雲,此時去哪裡都能讓你心曠神怡,都能讓你忘記冬,忘記夏,忘記春,陷於秋天的滿足……

正陽因認同感想著心裡暖,從旁邊拿過她的小琴準備今兒簡單就教她《秋》裡面一段簡單旋律,這時候魏老師進來了,“正陽,”

正陽趕緊站起來,可愛的是,小滿也一下從小凳子上跳下來,正陽怕她摔著又忙去扶她,小囡囡也筆直站那兒,不可思議的是,這都遺傳,她媽怕魏老師,她也有點怕。

但是,絕對不同,

魏老師看曼麗永遠是嚴格的,

但看向小囡囡……軟和太多了!

魏老師朝她招招手,小丫頭聽命跑過來,魏老師牽上她,這才對正陽說,“昨天跟你提起的需要你協助一下的小合奏,提前到今天彩排了,你跟我來。”

“好。”正陽沒有二話,跟隨魏老師來到大禮堂。

沒想到,說是“小合奏”,氣勢倒挺大。

不僅用的是音樂學院的大禮堂,

且,好像他們院領導都來了,

更引人矚目的是,

臺下右側,有兩隊威武的戰士,

超帥!

鋼盔迷彩,腰間的武裝皮帶各個兒將腰身掐出流線型結實美感,也叫人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