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第1/2頁)
章節報錯
每天頭條都是他出訪的新聞,小課當然知道他把小滿也帶出去了。
昨兒的頭條又是他,肯定的,——元首圓滿完成東歐六國訪,順利回國。
正好週末,換下軍裝,小課穿的便服入得宮。
他答應給兩個小傢伙做“膠泥玩具”,今兒紙袋裡裝著的就是膠泥。
那從前吶,施工蓋樓打地基都是人工挖,挖到一定深度就會挖出膠泥。所謂膠泥就是一種細膩粘性極好的黃土,不知多少萬年才能形成,裡面不含沙子,沒有雜質,在手裡揉來揉去,任意成型,十分有快感。
小時候,小課就特會玩這種膠泥,最大的用途是製作彈弓的“子彈”。彈弓要想打得準,撿小石頭籽不行,石頭籽不甚圓,射出去的彈道難以控制,揉成圓形的泥丸用於彈弓,命中率大幅度增高,四五十米開外的馬蜂窩一彈射中,其快樂程度今天的孩子實難體會。
小課還記得那有回呀,晾曬的膠泥丸未乾,他揣了半兜子去打獵,遠遠地射中一個麻雀,老家賊應聲直線落地,以他的經驗老家賊已命赴黃泉,誰知它在手中緩了緩,長舒一口氣又活了過來。那天小課就恍然開悟,幹泥丸殺傷力大,溼泥丸可以留一手。從那以後,每次打獵他只帶一塊膠泥,邊揉泥丸邊打靶,尤其將溼泥丸打在牆上,明確有一個印跡,大家比試弓法也算有了依據。
膠泥還有一個玩法也挺流行——摔泥泡。將膠泥做成碗型,邊沿厚中心薄,然後倒扣用盡全力一摔,碗心的空氣被迅速壓縮致使膠泥碗破裂,發出一聲沉厚的聲響,於是乎大家歡呼雀躍,參與者都在比試誰能摔出最大的響聲,直到溼泥摔成幹泥,大家才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上次夕臣啊,照照啊,他,宮裡頭領著兩個孩子玩過,兩個小傢伙都瘋死了。可笑的是,曼麗著實是個懶坨坨,一家人都活潑樂壞了,她一人歪在廊下柱子邊打瞌睡!逗醒她她還不願意,說太陽曬著真舒服……
小課想著心裡就暖,一路快步向承乾苑走。
小課照照進宮基本跟曼麗一個路線,都還蠻隱蔽的,
越進入元首私密領域,他們這一家子什麼關係近臣心裡都有數了,基本上進了承乾苑就比較自由了。
“小滿呢,”
小課進來就問,
小課參軍,進宮的日子更是屈指可數,像這些保姆老媽媽們這一晃好像也有半年沒見他了。且不說討喜的長相,像小課和照照這樣的極品魔王,嘴巴就是甜,宮裡老人沒人不喜歡的,只怕對他們比對元首還親近些。
“照照接走了,說一會兒從照照奶奶那兒把意一也接上,送他們媽媽那兒去。”
“哦,什麼時候回來,”
“晚飯前吧,知道你今天回來,他們不會在外吃晚飯的。”
“那就好。”
小課從老媽媽手上接過熱茶笑得花兒一樣又是不曉得幾好聽的吉祥話,老媽媽們也笑開花。
都忙去了,小課坐著也無聊,拎著膠泥袋子走到外頭廊下偏處找了個平整地兒,蹲下來準備做幾個小泥人,他還帶來了尚好又環保的顏料,等兩個小傢伙回來了再一塊兒上色玩兒。
哪知才蹲下,餘光瞟見那邊宮廊甬道走過去幾個人,
俱是軍裝筆挺,
領頭的人最威武,
金星上將。
小課一看清那人面龐,神色就沉了下來。
楊立昂,
他認得。全軍空降兵表彰大會上,這人坐正當中!
小課鬆了袋子,慢慢起身,
而他現在對這人的認知,只一條:他是楊筠的老子。
小課望著這幾人消逝在甬道盡頭才收回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