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麗終於歇班了,

坐在崗亭旁邊的椅子上正在認真填值班表。

“是曼麗麼?”

曼麗抬頭,見一位衣著講究的老太太在一個軍官的攙扶下殷切目光地瞧著她,

曼麗趕緊起立,“是。”

老太太多欣喜,又走近幾步想抬手和她握住,可又怕唐突了,忙說道,“你下班了吧,我見你已經交班了,”

“是的,您是?”曼麗肯定疑惑,規規矩矩的,站姿就自是一種教養好的直觀體現,

老太太越看越歡喜。“哦,我姓許,那天在銀悅……”

曼麗想起來了,原來是那日施救的婆婆一家。曼麗笑起來,“那位老人家好些了麼。”

老太太直點頭,“那天你們指點的對,送去醫院後就……”

除去了陌生感,再交流起來就放鬆許多,

老太太又主動伸出手。

曼麗也禮貌地遞過右手去,叫她握住。

“謝謝啊謝謝,這要不是當日你們的果斷施救,我家這二婆婆還不知道……我找你老長時間了,這不。今兒我家那小子路過這兒看見了你才趕緊告訴了我,要不真沒頭緒,你當時也沒留個名……”

“您不必客氣,這是我該做的,我本來就是大夫。”

“不管怎麼說,我一直真想表達我的謝意,你要方便,就現在能請你吃頓飯麼,真的,姑娘,值當成全我這老婆子的心願吧……”

果然,

遙昔拿得準,

盛情難卻,

老人家親自來請,曼麗著實不好拒絕啊……

直到上了車,

曼麗一驚,

駕駛上的遙昔扭頭微笑向她一點頭,

隨她之後坐上後座的老太太笑著介紹,“這是遙昔,我是個孤老婆子。他父母都在國外,家裡就他照看我了。”

莫說,

連遙昔心裡都一陣兒意外,姨奶奶這是太喜歡她了吧,這樣家裡的事兒禿嚕嘴兒就說出來了?

曼麗是有些尷尬的,

這下全串起來了,

意識過來他可能是饒計小那幫人,更,尷尬。

吃的什麼?還是蠻有品味。烏魚子。

烏魚,學名鯔魚,因背部烏黑,閩南語以諧音“黑魚”稱之。

臺海南端海域,是全球得天獨厚的稀有烏魚產卵場,每年十一月前後,冬季的寒風吹起,烏魚群即從棲息的大陸沿海洄游南下,至臺南端鵝鑾鼻海域產卵,然後折返成為“回頭烏”。得此天時地利,臺漁民有幸捕獲烏魚並且製成價昂的“烏魚子”出售獲利,漁民視之為上蒼賜予的“年終獎金”,也是一年一度的漁撈作業盛事。

席間,老太太也自說了她祖籍臺海,莫怪乎對烏魚子的烹飪這樣瞭解。

而見著這烏魚子,曼麗腦海浮現的,是和照照來吃這玩意兒時。他的一番描述:

“烹製烏魚子,就是令人魂不守舍的前戲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