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思是好的,只可惜你是個女兒身。不能科考應舉,又不能出入朝堂。”

“爹爹見識差矣,誰說女兒無用?女兒雖不能去考科舉做官員,可這天下又豈能沒有女人?便是位極人臣,也終不及皇帝的家人親近。”

“你的意思是?”

“女兒今年已經十二歲,再過兩年便要進宮選秀,如今皇帝年事漸高,女兒便是入得宮去,不管位份如何,終究難有子嗣。而諸位皇子世子年紀尚輕,看不出誰好誰歹,若一旦嫁錯,前功盡棄。女兒離家前去拜師,一來可以躲開這些未知的叵測,二來有技藝傍身,也能得人高看一眼。何樂而不為?”

“你竟有這樣的見識,爹爹便不阻攔你,但凡事知易行難,你要好自為之。”

“爹爹不須多慮,以後女兒不能常侍膝下,唯願您多多保重。”

十年前的對話歷歷在耳,十載的光陰倏忽而過,如今的蕭琉璃像是一塊經過精心雕刻的美玉,只待識貨的人重價相求。

但蕭丞相看著蕭琉璃的臉,卻是忍不住湧起陣陣忐忑。

礙於眾人在前,不便開口,只得說道:“還不去叫大少爺過來一起用午膳?大小姐回了這半天怎麼不見他的影子?哦,一定是還忙著給大小姐佈置房間呢吧!”

然後又呵呵的笑了兩聲,轉頭對蕭琉璃說道:“自從你來信說要回家,我便叫蕭旭每日監工,給你重新收拾屋子,他可是盡心盡力,一點兒都不怠慢。”

“那真是辛苦旭哥哥了,”蕭琉璃滿面含笑,看不出一點兒不高興:“這麼冷的天氣,難為他想著我。”

蕭琉璃當然不喜歡蕭旭,她只承認蕭昱是她的親兄弟。

但她從來不在蕭丞相面前表現出來,因為她知道蕭丞相很在意蕭旭。蕭旭儘管一無是處,但對於頻頻喪子的蕭伯年來說身體健旺就是最讓他欣慰之處了。

蕭琉璃和蕭丞相的關係更像一對盟友,而非父女。

蕭旭是被家裡下人從外面找回來的,最近他又熬不住舊病復發,雖然不敢像以前那樣明目張膽,但經常跟風塵女子在隱秘之地廝混。

“妹妹,你回來啦!”蕭旭進門就咧著嘴笑,他手上提著一盒點心,是回來路上買的:“這是菱素齋的點心,你最愛吃的。”

“你有心了,”蕭琉璃微微一笑,語氣也很親切:“外頭冷,你喝杯熱茶暖一暖,一會兒該用膳了,別傷了胃氣。”

“妹妹還是這麼疼我,”蕭旭高興地說:“我天天盼著你回來。”

“飯都擺下了,別等久了,”竇氏催促道:“琉璃顛簸了一路,快用一口飯好歇著去。”

一行人迤邐往用膳的屋子走去,蕭家的二房住在後院,並沒有到前院來用午膳。

“不叫二叔二嬸過來嗎?”蕭琉璃問到道:“他們都還好吧?理應先去問候他們的。”

“又不是外人,你歇歇再去也一樣的。”蕭伯年說道:“天氣又冷,不要來回折騰了。”

其實這些年,蕭旭的生母白氏都不肯和任何人講話,她丈夫又痴痴傻傻,因此輕易都不叫他們往前院來。

這一點蕭琉璃是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