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虎頭蛇尾
章節報錯
等大戰結束後,這些頭領如果不死也被扒了一層皮,接下來還要面對卜石兔的追擊,就算僥倖逃脫朱慎錐也有後手,他的後手就是早就安排好的王海和一支騎兵。
出征的時候朱慎錐帶上王海理由是懲戒王海,可實際上經過幾日的休養王海的傷好了許多,再加上北進時為拖延時間朱慎錐沒有快速進軍,更給了王海養傷的機會,半個多月下來,王海表面上看起來似乎依舊傷重,可實際上已好的差不多了。
此外王海丟在後面坐著馬車,有一隊騎兵看管著,脫離了大軍的主力,這更讓其他人絲毫沒在意到王海那邊。可他們怎麼都不會想到,看管王海的騎兵是朱慎錐特意安排的,這些騎兵名義上是看管王海,可實際上是聽從王海指揮,王海這一路的主要任務就是給朱慎錐掃尾,以徹底清楚隱患。
大戰開始之前,後勤牧民都留在了後方,王海和那支騎兵也是一樣。趁大戰即將開始,王海就悄悄帶著這小股騎兵迂迴到了離戰場十幾裡的地方暗中埋伏起來。
等戰場上左右兩翼崩潰,其部開始朝西奔逃的時候,卜石兔的軍隊對其展開了追擊。一直盯著戰場的王海沒有馬上插手,直接吊在後面遠遠跟隨著,目送著卜石兔對逃離的部隊追殺。
一路追殺過程中,王海的人分散開來,專門撿漏從卜石兔部隊手裡逃出來的遊兵散勇,他們冒充卜石兔的追兵一個個清除,沒人半個人逃脫。
等卜石兔的人馬追出一段距離,眼看著前面的人繼續追擊得不償失,這才收兵返回的時候,王海的人馬就開始接替卜石兔的部隊繼續尾隨對方,一直悄悄跟到他們臨時露營的地方,等到夜色降臨,這些人放鬆警惕的時候突然展開襲擊,沒花什麼氣力就把所有人全殺了個精光。
一切都在朱慎錐的謀劃之中,就連臨陣時卜石兔見打垮了對方兩翼,意圖一口氣攻破朱慎錐的中軍舉動也早就被朱慎錐給算計到了。
雖然只是合作,可朱慎錐從來沒有真正相信過卜石兔,要知道他們和卜石兔本就是對手,這一次合作只是因為利益的緣故各取所需,但不代表他們之間就真正握手言和了。
早就防著卜石兔的朱慎錐假裝做出了後撤的姿態,可實際上已做好了動用自己王牌的準備。就當卜石兔打算一口吞下朱慎錐的中軍,順勢滅掉騰格爾部主力的時候,朱慎錐猛烈的反擊也隨之而來。
這反擊堅決兇狠,一下子就打懵了卜石兔的騎兵,當卜石兔察覺到面前不是能任憑自己拿捏的軟柿子時,也徹底清醒過來,頓時就沒了繼續和朱慎錐交戰的念頭。
雖然雙方的兵力來看自己這邊佔有優勢,但朱慎錐那邊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實在太過強悍,而且居然還擁有隻有大明有的精銳火器,就算能最終擊敗對手,那麼自己這邊的損失也肯定極為慘重。
如果僅僅只是雙方交戰,卜石兔或許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可別忘記卜石兔真正的對手不是朱慎錐,而是一直在一旁虎視眈眈的林丹汗。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一旦自己的損失過大,那麼又拿什麼來應對林丹汗呢?林丹汗可不是朱慎錐,朱慎錐和卜石兔之間雖然有著矛盾,兩部的關係也不好,可還沒到真正你死我活的地步。
但林丹汗就不一樣了,林丹汗可是真要卜石兔死啊!對於整個土默特草原林丹汗早就垂涎三尺了,巴不得滅掉卜石兔再一口吞下土默特。如果和朱慎錐交戰中損失過大,那麼接下來就沒足夠的軍力抵抗林丹汗的大軍了,卜石兔很明白這點,見事不可為只能放棄了自己的打算,遵守之前的承諾,直接放朱慎錐的中軍安然撤回。
就這樣,這一場仗弄的虎頭蛇尾就此結束,表面上來看騰格爾部損失慘重,部落的幾個頭領直接“戰死”,部落也損失了近千騎兵,這對於部落而言這個損失已經不小了。
可實際上藉著此戰朱慎錐輕而易舉就解決了部落的內患,那些戰死的部落頭領和騎兵實際上並不是朱慎錐的人,甚至是和他貌合神離的。
這些人一死,部落內部就再也沒人能夠挑戰朱慎錐和塔娜夫妻的權威了,同時也能清理掉林丹汗伸向部落的觸手,斬斷林丹汗對部落的影響力。
接下來,朱慎錐會重新提拔人取代這幾個首領,而這些人也將是朱慎錐真正能夠信任和重用的自己人。隨後部落的全部權利再不會分散,朱慎錐也就真正成了部落的太上皇,從而說一不二。
另外,借戰敗的責任,回到部落後朱慎錐還會對部落內部進行清理,那些依附那幾個頭領的部落中下級軍官正好一併處置,這樣處置任何人都不說出話來,因為戰場發生的一切所有人全看在眼裡,如果不是他們臨陣脫逃,怎麼會導致慘敗而歸?
處理完這些,順勢再給林丹汗一個交代,把責任全部推出去,林丹汗也拿不到任何把柄,最終的結果只能捏著鼻子認可。
還有就是北進的一路上,那些頭領攻擊其他部落掠奪的財貨這些也可以就此沒收,他們辛辛苦苦撈了這麼多,還以為能夠享受一番,可萬萬沒想到朱慎錐早就把這些東西視為己物了,之前只是放在他們手上保管罷了,現在再直接拿回來,一部分用來安撫戰爭中戰死的部落子民家屬,另一部分直接落到朱慎錐的口袋裡,簡直兩全其美。
回到部落後,朱慎錐直接宣佈了此戰的情況,告知了所有人因為兩翼崩潰擅自逃脫導致戰敗。
得知這個訊息,再加上回到部落的戰士們親眼目睹戰場經過的傳聞,部落中頓時一片大譁,無數人開始咒罵這些貪生怕死逃離戰場的膽小鬼,更極力要重重處罰他們。
鑑於民意,朱慎錐從善如流,在假模假樣召開了部落高層內部會議(其實就和和老婆孩子親熱一番),第二天就宣佈了處罰結果。
按照軍法,對逃離戰場的罪魁禍首進行最嚴厲的處分,並且沒收其家財,家人剝奪貴族的身份,家中女人重新分配給有功之臣,至於兒子什麼的大的替父贖罪打成奴隸,小的送人,就連沒有出征,但算是這些人一夥的幾個也沒逃脫,一一貶為牧民。
三下五除二,解決完後朱慎錐恢復了王海的職務,又陸續提拔了幾個人接替原來的頭領之職,從而重新整合了部落內部。
布日固德雖然嘴上不說,也不知道朱慎錐和卜石兔私下的合作,但他卻看得明白經此事後,朱慎錐在部落的地位再無人可以動搖,從上至下全是朱慎錐的人,而他也很聰明地表示了自己臣服的態度,主動交還了手裡的兵權,又提出回鎮虜堡繼續負責邊貿事宜。
對於布日固德朱慎錐還是網開一面,一方面是他們之間的交情不同,另一放布日固德怎麼說也是塔娜的堂哥。另外,布日固德沒什麼野心,很早就表明了自己支援騰格爾的態度,只要朱慎錐不直接把騰格爾趕下臺吉之位,一直讓騰格爾擔任臺吉,一向看重情義和血脈的布日固德就不會反對朱慎錐。
留下布日固德遠比處置掉他更好,這也是朱慎錐的看法。他也需要布日固德的支援,畢竟布日固德的身份不同,他是阿失帖木兒的侄兒,身上流著和塔娜一樣的血脈,既然他支援騰格爾,朱慎錐也不會廢掉自己兒子取而代之,何必去動他呢?
大戰之後,卜石兔“擊退”了騰格爾部,並一舉滅掉了包括騰格爾部一部在內的其餘兩部人馬,斬首千餘,獲得了一場大勝。
訊息傳到林丹汗那邊,林丹汗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怎麼都沒想到騰格爾部如此不堪一擊,這才過了多久就給卜石兔打得落花流水。
這時候朱慎錐的信也到了,信裡朱慎錐把戰敗的情況如實告訴了林丹汗,並且破口大罵林丹汗派來的兩部援軍簡直就是無能的廢物,如果不是他們沒能頂住卜石兔的攻擊,擅自脫離戰場逃跑的話,憑藉自己中軍根本就不會戰敗。
更讓騰格爾部憤怒的是,他們敗就敗了,可偏偏連累了騰格爾部,導致騰格爾部的幾個頭領戰死,騎兵也損失了上千人。
現在騰格爾部新敗,又遭受如此損失,好不容易拼命擊退了卜石兔的追擊,繼續交戰已是不可能了。形式如此,不是騰格爾部不出力,是再也沒辦法打下去了,朱慎錐只能向林丹汗告罪,表示自己只能撤軍,接下來的戰爭就靠林丹汗自己了。
看著這信林丹汗臉上的表情紅一陣白一陣,信中朱慎錐大部分闡述事實,可也透露出了一些不滿,按照之前朱慎錐三番五次催促林丹汗儘快進軍,兩部配合作戰,這一仗絕對不可能打成這樣,可偏偏林丹汗死活不動,最終造成了這樣後果,朱慎錐心中也有怨氣。
想到這,林丹汗也不由得有些後悔,如果當初自己的主力不是按兵不動而是主動配合,卜石兔哪裡會贏得如此輕鬆?對於騰格爾部的遭遇林丹汗沒什麼同期,只是覺得有些可惜罷了,又對臨戰脫逃的兩部惱怒異常,忍不住破口大罵。
可罵歸罵,接下來戰爭還要繼續,是直接和卜石兔打還是怎麼說?林丹汗又開始舉棋不定了。
可他猶豫,卜石兔卻沒給他太多時間,在“解決”掉騰格爾部和聯合作戰的其他兩部騎兵後,卜石兔的大軍就沒了後顧之憂,聯合已經趕來的援軍合兵一處,向東邊的林丹汗擺出了防範姿態,一副根本就懼林丹汗的架勢。
這時候林丹汗見再開戰就得親自下場了,卜石兔的實力未損,援軍又已到達,再打就算贏了也有些得不償失。最終林丹汗下令撤軍,他的大軍連真正的戰場都沒抵達,只是跑出來溜達了一圈就灰溜溜地回去了,而這場突發的戰爭就以如此虎頭蛇尾的結束,讓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