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工坊要完工還需要幾天,朱慎錐去鍊鐵工坊和礦山轉了一圈後就先回了百戶所,繼續看老金他們的訓練。

打罵的確有效,吃了皮肉之苦,幾天下來這些烏合之眾漸漸有了些樣子,佇列也看起來比他離開之前整齊的多。

但這只不過是勉強而已,哪怕吃了打有時候還是有人會做錯和忘記,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繼續高舉“霸王鞭”。

按照老金的解釋,這已經算是好的了,畢竟這挑選出來的人中近半都是軍戶子弟,如果全是農家子弟的話,要達到眼下這個程度還需不少時間。

這樣反覆的訓練還要持續很長時間,哪怕就算成了佇列如指臂使後,這種基礎訓練在戚家軍中也是每日要操練的。這樣做是讓他們形成條件反射,一個命令下達後不需要透過大腦,直接就以肌肉記憶來完成。

當然了,老金他們自然是不懂什麼叫條件反射的,這只是戚家軍傳下來的經驗罷了,其目的和效果卻是相同。

王晉武和陸義生也在佇列中,他們同樣要經受這種枯燥乏味的操練,雖然相比其他人來說,他們兩人的表現要好許多,其中還包括李佑等幾個朱慎錐特意交代過塞進隊伍中的人。

可就算如此,他們吃的打也不少,就拿王晉武來講吧,這小子頭腦靈活,武力超群,單論起來在所有人中都是拔尖的。可這小子也有他的弱點,就是愛出風頭喜歡顯擺,畢竟年輕嘛也能理解,可在整體中你一旦顯擺就容易破壞隊形,為此王晉武沒少捱打,老金三個老兵可不是省油的燈,再加有了朱慎錐的交代,他們根本不管你王晉武是什麼身份,別說你是一個百戶了哪怕就是一個將軍也照打不誤。

更要命的是,老金三人手裡的棍子別看細打起來特別疼,而且打人總衝著肉多的地方狠狠抽,讓伱疼的哇哇叫卻又打不壞,今天打完,第二天依舊活蹦亂跳,根本就沒偷懶的機會。

幾次下來,王晉武也反應過來了,好漢不吃眼前虧,他又不傻,好好的吃打幹嘛?就這樣,王晉武收斂起了自己的脾氣性格,安安穩穩地跟著佇列操練,表現也越來越好。

對於練兵,朱慎錐只看結果不看經過,更不會去插手具體的安排,這些他已全部交給了老金他們三個老兵。而老金三人也沒辜負朱慎錐的期望,當朱慎錐從工坊那邊回來後看到現在操練的情況,心裡是很為滿意的。

接下來的幾日中,朱慎錐一直呆在百戶所,每日陪著老金等人操練這些人,空閒時也會和老金他們聊些以前戚家軍作戰的往事,從中討教一些臨戰的指揮經驗。

大規模的指揮,老金三人自然是不行的,但小規模的作戰他們卻是這個時代頂尖的行家。透過和他們的聊天、溝通,朱慎錐可以說是受益匪淺,尤其是有些東西不經歷真正的戰爭是根本感受不到的,更不可能憑空想象出來。

不僅是朱慎錐,隨著時間的推移,朱慎錐索性把王晉武、陸義生、李佑等人也喊了過來,讓他們一起聽聽老金他們的戰陣經驗,明白一些在戰場上所需要知道的和注意的要點。

雖然知道這些只不過是理論,真正要領悟還要靠以後自己在戰爭中摸索結合,可就算這樣,這些經驗也是相當寶貴的,根本不可能是從書本中得來,現在懂這些,未來就能少走許多彎路。

“我爹說的沒錯,不上戰陣,沒在戰場上殺過人就不能算真正的好兵。你武藝練的再好,到了戰場上也是無用。”王晉武感慨地說這樣的話,這些日子他算是徹底服了,原本他以為練兵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因為當初王家村那邊不是沒練過兵,王晉武作為王榮的獨子,自然也是親自參與過的。

可他萬萬沒想到練兵和練兵有著大不同,老金等人的練兵之法和那些經驗之談讓開了眼,透過這些才徹底明白在戰爭中依靠的是整體,個人的武勇根本就成不了決定勝負的因素。

在之前,薩爾滸之戰戰敗的訊息傳來時候,王晉武還納悶過為什麼赫赫有名號稱大明第一猛將的劉綎劉大刀會兵敗身亡。

劉綎在大明的名氣極大,被稱為第一猛將可不是浪得虛名,要知道他之所以會有劉大刀的稱號,那是因為他善使一把重達一百四十斤的鑌鐵大刀。

一百四十斤的大刀是什麼概念?要知道明軍制式雁翎刀的重量才三斤半而已,長兵器比如長槍等大約在五斤不到,就算是戚家軍使用的鐵製狼筅重量也不會超過七斤。

演義中關雲長的青龍偃月刀重達八十二斤,這已經是嚇死人了,可要知道劉綎的大刀足足有一百四十斤啊,都超過關二爺的刀五十八斤了。這樣重的大刀劉綎居然能揮舞如車輪,其武勇可想而知,用一句碰著就傷挨著就亡來形容絲毫就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