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章 越亂越好
章節報錯
“依你之見,如要出兵朝鮮怎麼做?”朱慎錐笑著問道。
“這要看陛下是打算直取朝鮮還是另有處置了。”王晉武拱手回答道。
“哦,仔細說來。”
王晉武道:“朝鮮國雖小,但畢竟也是一國,李氏立國至今也有兩百多年,其在朝鮮統治不能說根深蒂固,至少也是深入人心。雖今日朝鮮不同往日,建奴壓制朝鮮,並對朝鮮實施掠奪之策,激起朝鮮民變,但從朝鮮國民來看,恐怕朝鮮人更恨的是建奴而非李氏。”
這話一出,眾人若有所思,王晉武對朝鮮的判斷還是很準確的,哪怕如今朝鮮鬧的民怨沸騰到處叛亂,可從山東水師和錦衣衛的奏報來看,朝鮮百姓針對的還是建奴並非朝鮮李氏王朝,甚至在民間還有不少人在反對建奴的同時打出了尊王攘夷的口號。
如此來看,朝鮮國君的民心並沒喪失,此外朝鮮國情和大明不同,朝鮮國除去國君外統治階級並非士大夫,而是朝鮮的貴族階級包括地方的世家大族,這些人早就和朝鮮國君割捨不開,形成了朝鮮特殊的政治結構,從這點來看,朝鮮國倒和當年歷史上的周王朝類似,國君高高在上,但實際掌控國家的是朝鮮兩班貴族,輪流執政。
王晉武繼續道:“以臣看來,如我大明要直取朝鮮頗有難度,先不說得派兵入朝,為朝鮮驅逐建奴,隨後再廢朝鮮國君,但就算這樣朝鮮國也很難掌控在我大明手中,只要朝鮮國的兩班貴族依在,地方大族繼續把持,想吞併朝鮮不是那麼容易的。”
“那王大人剛才所言的處置又是何意?”範復粹問。
王晉武笑笑:“所謂的處置無非就是效仿當年援朝戰爭,以我大明天朝上國應朝鮮國請求入朝作戰,協助朝鮮國把佔據朝鮮的建奴趕出去,再把朝鮮繼續收歸屬國。”
“以如今局勢來看,朝鮮國上下對當初投降建奴恐怕腸子都悔青了,現在朝鮮國內民不聊生叛亂四起,無論朝鮮國君還是兩班貴族對建奴都無半點好感,何況朝鮮上下本就首鼠兩端,諸位還記得之前袁崇煜事否?朝鮮雖明面投於建奴,可卻也不敢得罪我大明,他們那些小聰明小心思多著呢。”
見眾人微微點頭,王晉武接著說道:“效仿當年萬曆援朝戰爭,再派兵入朝,朝鮮上下必然對我大明銘感五內,朝鮮百姓更會對我王師所至簞食壺漿。建奴雖在朝鮮有駐兵,可兵力有限,而且朝鮮地方叛亂已如水火,建奴軍力如無外力自然可以強壓,可一旦我大明入朝局勢就完全不同了,試想雙管齊下,外有我大明,內又有叛亂,建奴想在朝鮮繼續立足艱難無比,只要指揮得當,驅逐建奴出朝鮮當能做到。”
王晉武停頓了下,笑著說道:“等驅逐走建奴後,朝鮮國上下對我大明必然感激不盡,迴歸我大明屬國根本不是問題,到時候我大明可以防範建奴來犯為由,直接在朝鮮駐軍,如此一來就不用再擔心建奴從朝鮮入手的麻煩了。”
“不妥,如此不妥。”孔貞運搖頭道:“這和當年萬曆援朝又有何區別?為了一個區區朝鮮動用重兵耗費巨資,先不說王大人的謀劃是否可以做到,萬一一時間驅逐不了建奴又當如何應付?”
“建奴野戰之強眾所周知,如我大明能直接擊破建奴,遼東也不會打了這麼多年了。一旦建奴見我大明增援朝鮮,直接從遼東出兵這仗打成焦灼可怎麼辦?要知道遼東之戰我大明已打的極為辛苦了,現在又要在朝鮮另開戰場,這軍械、物資從何處來?萬一戰敗又有什麼後果。而且這麼做,辛辛苦苦只是救朝鮮水火之中,根本得不償失。”
“孔大人言之有理!”範復粹點頭表示贊同,他覺得王晉武這個想法太過草率,明軍如有這樣強的戰鬥力早就結束遼東戰爭了,何必和建奴僵持到今日?而且朝鮮這個白眼狼花這樣大的力氣去救究竟值得不值得?別忘了當年萬曆援朝的舊事,到時候就算驅逐了建奴,可真正獲利的依舊是朝鮮,大明反問付出這麼多卻沒撈到半點好處。
“首輔,你覺得呢?”朱慎錐開口向溫體仁問,溫體仁遲疑了下也搖了搖頭,假如能拿下朝鮮順勢滅掉朝鮮李氏的話或許可以一試,可僅僅救援朝鮮他也覺得得不償失。付出和得到的代價差距太大,這根本就不值得。
“臣以為此策並非上佳,倒不如王大人之前所言直接攻佔朝鮮更妥當些。可攻佔朝鮮難度頗大,而且李氏在朝鮮民心未失,恐怕不易做到。”
“首輔之言你怎麼看?”朱慎錐轉而對王晉武又問。
王晉武淡淡一笑,他說了一個字。
“等!”
“等?”當這字從他口中說出時,眾人頓時一愣,接著又若有所思。
王晉武道:“依臣之間眼下最好的辦法還是等,等朝鮮那邊的變化,現在插手朝鮮無論目的何在其實並非最好時機,朝鮮這把火雖燒了起來,但臣覺得這把火燒的還不夠,耐心等著坐視朝鮮大亂,把火燒得越旺越好!”
“以臣對建奴的瞭解,建奴絕對不會因為朝鮮民間叛亂就此罷休,而現在建奴已在調兵鎮壓叛亂了。但只要建奴不放棄對朝鮮的掠奪,這樣的叛亂肯定會越演越烈,到最後不可收拾。”
“所以臣以為朝鮮一事不必著急,靜觀其變即可,我大明甚至可以在其中做些文章……。”王晉武意味深長笑笑,繼續道:“流寇危害如何,諸位大人再清楚不過,也許過不了多久朝鮮就會有鉅變產生,等到那時候建奴在朝鮮必然也會有舉動,只要建奴做出一些事來,我大明的機會就來了。”
溫體仁眼睛頓時一亮,要說打仗他不行,可要說搞政治或者陰謀詭計他卻是一把好手,他立即就聽明白了王晉武話裡的意思,並且順著王晉武提及的延伸想到了些東西,臉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陛下,王大人所言甚是!”溫體仁向朱慎錐拱手道:“眼下介入朝鮮的確不合適,不如多等等再說,看看朝鮮的局勢變化再決定如何做。而且朝鮮已非我大明屬國,朝鮮之亂同我大明並無關係,無論朝鮮因此事會變成什麼樣,都是朝鮮自己的事,萬一到時候實在不可收拾,我大明也能以救朝鮮百姓水火之中出兵相助,臣以為這才是上策!”
溫體仁的話音剛落,眾人也醒悟了過來,一個個也全笑了起來。
對啊!朝鮮亂不亂關大明什麼事?而且現在情況來看朝鮮國是越亂越好,反正朝鮮之前已拋棄了大明成為建奴的屬國了,朝鮮之事只是朝鮮和建奴的麻煩,大明沒必要在這個時候插手。
而且在大家看來,朝鮮越亂越有好處,朝鮮內部的叛亂還沒到最嚴重的時刻,等到那時候朝鮮會變成什麼樣誰都無法預料,說不定整個朝鮮的政權被顛覆也是有可能的。
再加上建奴是什麼貨色大家心裡也明白,以建奴以前作為對朝鮮絕對不會手軟。剛才王晉武說過,適當時候大明可以做些文章,這個所謂的文章就有大玄機,如果建奴到時候不僅對朝鮮造反的百姓開刀,甚至對朝鮮的兩班貴族下手,包括對朝鮮國王下手呢?
這並非不可能,就算建奴暫時沒這個想法,大明這邊也會讓建奴會有這樣的想法,內閣的諸位閣老都是大明最聰明的一群人,他們能當到閣老這腦子絕對是好使的,做這些事可是拿手的很,而且中國人向來就是玩陰謀的老祖宗,全天下中國人如果說在這個領域上承認自己只是第二,那麼沒人敢說他是第一。
瞬間,氣氛輕鬆了許多,所有人臉上都掛起了笑容。
對於朝鮮這件事,大家心裡都有了決定,而朱慎錐也是一樣,可以說從這一刻起,朝鮮未來的命運已是註定了的,遼東戰局的改變即將就會從朝鮮開始。
這一次會議後,內閣很快就行動了起來,不僅是內閣方面,包括錦衣衛這邊也在朱慎錐的授意下配合內閣展開了針對朝鮮佈置。
而在朝鮮,隨著豪格的鐵血鎮壓,朝鮮地方的叛亂非但沒有被消滅,反而越演越烈。
尤其是豪格無差別地血腥手段使得朝鮮世家大族們也承受了極大的損失,甚至還有不少地方貴族在豪格鎮壓叛亂的同時被捲了進去,不僅家破人亡,甚至還有被直接滅族的。
當這訊息傳開後,朝鮮兩班貴族們憤怒不已,要知道朝鮮立國這麼多年,朝鮮的貴族們早就形成了一個共同利益團體,雖然在朝堂上各自多有爭奪,甚至分成各個派系,比如在朝的兩班貴族,地方的門閥貴族,再加上外戚等等,細分下來還有什麼勳舊派、士林派、大尹派、小尹派、東人黨、西人黨、南人派、北人派、大北派、小北派、老論派、少論派等等,讀起來都頭疼。
而外戚勢力又包括開京姚氏、清州韓氏、坡平尹氏、青松沈氏、安東金氏等等,這些大大小小的團體就和大明的黨爭有些類似,但卻又有著不同,由於朝鮮的特殊政治結構,這些群體不僅有著爭鬥,還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在朝堂上往往是拉一派打一派,今天你在臺上,明日或許就是別人佔據主動,可從本質而言,無非就是輪流執政影響朝政的格局。
唇亡齒寒,隨著地方貴族甚至包括門閥貴族被豪格無差別地幹掉,朝鮮貴族們哪裡還能忍得住?為了報復豪格的舉動,他們的態度也開始了改變,最初因為叛亂的緣故還會派出軍隊協助豪格鎮壓,可現在非但能拖就拖,能敷衍就敷衍,甚至還暗中對叛亂的義軍輸送了武器甚至其他軍械物資,以這種方式來表示其強烈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