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拒官(第2/2頁)
章節報錯
花開兩朵,各表一支。高楨在王府受到了趙家祖孫的關心慰問,廣平王進了乾清宮,也獲得了皇帝的關懷。
皇帝還是挺關心高楨的傷勢的,雖然知道沒有大礙。但心中還是有些不安:“母后已經罵過朕了,說朕不該讓孩子去面對那些亡命之徒。朕也於心有愧,現在就給楨兒安排這樣的差事。是不是太早了些?既然楨兒無意繼續這項任務,那就隨他去吧,只管好生養傷,需要什麼吃的,玩的,只管跟朕說。”
“謝皇上恩典。”廣平王為兒子道了謝。“他雖有些小聰明,到底年輕。沒有經過事兒。平日看著似乎伶俐,真遇著事。就顯出不足來了。比如這一回的圍剿,曹泰和跟著他,就知道在屬下未曾查探完畢前,是不該接近那些罪人的,他卻魯莽地搶了先,這才被炸著了。若他能象高鉅一般,離得遠遠的,又怎會吃這個苦頭?臣明白皇上有心栽培他,才會給他這樣的好機會,只是他還歷練不夠,恐怕會辜負了皇上的重託。”
“皇兄也太謙虛了。”皇帝忙道,“年輕又如何?未經過事又如何?誰不是從新手過來的?當初朕剛坐上儲位時,何嘗不是戰戰兢兢,惟恐出了差錯,叫朱麗嬪與穎王抓住把柄?當時皇兄鼓勵朕,讓朕放心大膽地去做事,怎的今日對自己的兒子,就如此嚴苛起來?朕瞧楨兒就很好,等他養好了傷,朕還要重用他呢。”
廣平王默了一默,低聲道:“那孩子不懂事,替臣報了仇,就覺得夠了,不想再管後頭的事。其實臣心裡明白,他是放心不下臣,擔心他出京辦事,臣身邊沒有人照顧。”
皇帝嘆了口氣:“也是難為他了,他懂得孝順也好。罷了,母后因為楨兒受傷,已經怨過朕了,若朕再命楨兒出京,還不知道她老人家怎麼罵人呢。朕會另派他人去辦這件事,皇兄不必擔心。”
廣平王微笑著點頭:“其實這事兒說難不難,說易也不易,麻煩就麻煩在那些死士太過固執了,哪怕是被活捉了,尋到機會也都一一自盡了,剩下那三五個活口雖然被嚴加看管,還沒出什麼事兒,但也不肯說半個字。如今我們能知道的,就只有高鉅先前打聽到的那些。不過這些死士既然是出身郭家,郭家被髮賣的奴僕卻是有花名冊的,讓地方上照著花名冊,一一查詢被賣走的郭家奴僕就是了。”
“朕也是這麼想。”皇帝點頭,“此事須得找人暗中行事,別打草驚蛇才行。也不知道山東有多少世家大族參與其中,只怕連官府裡也有他們的人,直接傳命下去,恐怕會走漏風聲。”
廣平王提了個建議:“方崇山新任濟寧知府,他是外來者,但親友故交不少,不是全無背景任人宰割之輩。皇上覺得他如何?”
皇帝想了想,撫掌笑道:“不錯,方奕山出了事,方崇山為了撇清,一定會盡心盡力的。別的朕不敢確信,但此人卻絕不會與逆黨勾結——他若有這個膽子,早就從逆了,又怎會等到今日?”
廣平王又將高楨事先部置的方三爺那顆棋子告知了皇帝,皇帝立馬將這枚棋子接手過去,還嘆息說:“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幸好,亡羊補牢,猶未晚矣。”又誇獎高楨設想周到。廣平王不動聲色地接受下來,又與皇帝商量了半日,總算將兒子的計劃不著痕跡地推銷出去,確保高楨的一番苦心不會白費。
天色漸暗,太后得知長子入了宮,又打發人接了廣平王過去用晚膳,皇帝送走了兄長,自行去了皇后的坤寧宮。兩個皇子都在母親這裡說著今日的功課,見父皇來了,連忙跟在母親身後一起拜見,臉上都洋溢著歡快的笑容。
皇帝隨口問了兩句兒子們的功課,還算滿意,聽說皇長子今日文章作得好,得了太傅誇獎,也非常高興,就問他想要什麼獎賞。
皇長子猶豫了一下,偷偷看了看皇后,才小聲說:“兒臣聽聞楨哥受傷了,能不能……能不能讓兒臣去探望一下?”
皇后的表情微微一僵,皇帝立刻就察覺到了,面上卻仍然帶笑:“這是好事啊,你知道友愛兄長,值得誇獎。明兒用完午膳,就放你半日假,到王府瞧你楨哥去吧。記得要多帶幾個人,路上多小心,探望完就回來吧,別打攪你楨哥太久,他還要養傷呢。”
皇長子高高興興地答應了,又問皇次子:“弟弟要不要跟我一塊兒去?”
皇次子嘟起了嘴:“不要!”就扭開了頭。皇兄為什麼要去看望堂兄呢?他明明知道母后不喜歡他跟堂兄要好。
皇長子有些失望地低下了頭。皇帝略皺了皺眉,笑說:“父皇只放了你的假,你怎的還要連你弟弟也一塊兒帶去?”皇長子聽了就不好意思了。皇帝笑著打趣幾句,就讓他們兄弟自個兒去玩了。
殿內只剩下皇帝與皇后。皇帝看了妻子一眼,收起了笑容。
皇后的表情有些不自在:“皇上怎麼了?”
皇帝嘆了口氣:“朕倒想問你怎麼了?楨兒幾時惹惱了你?你怎的就忽然對他不待見起來了呢?”
皇后不樂意地道:“皇上這話我聽不懂,我怎麼就不待見他了?難不成是他向皇上告狀了?還是誰在皇上跟前亂嚼舌頭?”
“你沒有不待見他,又為何不喜皇兒與他親近?”皇帝盯著自己的結髮妻子,“楨兒對兩個弟弟一向關懷愛護,大郎就跟他格外要好,原本二郎也是一般,可是近來,二郎對他們大哥卻越來越疏遠了。朕曾經問過他身邊的人,你道他們是怎麼說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