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送書(第1/2頁)
章節報錯
純文字線上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趙瑋站在窗邊,看著屋裡還在生悶氣的趙琇,微笑著柔聲勸道:“妹妹別難過了,祖母只是一時糊塗,想岔了而已。她其實根本就沒有想太多,不過是忽然有了個主意,就跟你說了。等我們勸過她,她自然會明白過來。事實上,你跟她說了事情的利弊後,她已經明白過來了。”
趙琇抱膝窩在床鋪角落裡,臉上繃得緊緊的:“真是謝天謝地!她能明白過來,真是讓人驚喜!我就怕她還象之前那半個月一般,鑽了牛角尖出不來了!看來祖母還沒糊塗到底,不會真的把你這個唯一的孫子的前途當成兒戲!”
趙瑋暗歎一聲,語氣放得更柔和了:“妹妹,你也知道祖母的脾氣……她並不是不重視我們,只不過是……太過思念祖父了。祖父的死讓她無所適從,悔恨無比。我們不也非常沮喪與惋惜麼?更何況是祖母?她素來心思細膩,又對祖父一往情深,會想岔了,也是人之常情。”
趙琇掀起床帳,看向窗外的兄長:“哥哥說得真輕巧,好象這事兒跟你一點關係都沒有似的。你自打年後就一直在為秋闈苦讀,算上先前的十年,你為這一天下了多少功夫?眼看著就只剩下幾個月了,皇上還跟你有過約定,祖母輕飄飄一句‘我們回去陪祖父吧’,就把你這十年的辛苦丟到腦後了,你難道就不生氣?!”
趙瑋苦笑,他怎麼會不生氣?不過那是他的親祖母,他能拿她怎麼辦?他嘆了口氣,再次勸慰妹妹:“好了,如今祖母知道錯了,不會再說那種話,你就別惱了。你對祖母說的話太直白了些。她聽了十分難受,還在那裡哭呢。”
趙琇摔了床帳擰過頭:“我也想哭呢,只不過我已經不是孩子了。所以沒事做不出哭哭啼啼的樣子!”
趙瑋無奈極了:“好了好了,生完氣就算了吧。一會兒妹妹還是回去給祖母賠個不是,否則祖母真要哭下去了。”
趙琇咬牙:“為什麼是我去給祖母賠不是?我有什麼不是?!”她索性下了床,氣沖沖往窗邊走過來:“哥哥,你清醒一點,這不是簡單的孫女要孝順祖母的禮節。祖母已經犯過很多次錯誤了!從祖父去世開始。她就一直在犯錯!父親死了。母親死了,我不是個愛鑽牛角尖的,所以我始終認定。害死我們父母的是小長房的人,沒有遷怒到別人身上。可是現在,你馬上就要參加鄉試,皇上答應了,如果你考中了舉人,就會給我們父親追封。這難道不是給祖父和父親、母親添光彩嗎?祖母當初也對此非常期盼的。還有書館的事,她也是非常重視的。一心覺得這才是讀書人家應該做的。現在算什麼?因為她覺得自己沒能及時發現祖父的死因,心中愧疚,所以想要回老家到祖父墳前祭拜?甚至打算從此長住奉賢,不來京城了?她把你放在了哪裡?把父親放在了哪裡?又把祖父放在了哪裡?!她這樣的做法,祖父真的會喜歡嗎?如果祖父還在世,我真不知道他會怎麼想!”
趙瑋按住妹妹的肩膀:“琇姐兒。你冷靜一些。別讓人聽見你說的這些話。”
趙琇深吸一口氣。冷靜了一點:“我知道這些話在別人聽來不太妥當,但那都是我的真心話!哥哥。祖母愛管束我的儀態教養,我雖然不喜歡,但還是願意聽她的。可是現在不一樣。關係到我們全家的未來,關係到你的前程,我不能再保持沉默了。‘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明知道祖母做的是錯誤的決定,還不加以勸阻,那才是不孝呢。就算祖母責怪我不順從長輩的意思,我也不會改變主意!”
趙瑋嘆了口氣,有些頭痛地說:“我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是有些話……直接跟祖母說,她未必能明白,不如緩緩圖之。即使祖母堅持要回南邊,也不是十天半月就能起行。時間長了,她自己也會想明白。豈不比你直接頂撞要強?我知道妹妹是一心為了我著想,但若因此而連累了妹妹的名聲,我又於心何忍呢?”
趙琇低下頭,捻著窗臺上的盆花不說話。
趙瑋見了就笑了:“好了,再捻下去,這盆君子蘭就不能見人了。祖母如今也知道錯了,因此才會愧疚難當。她哭得那樣,你就別跟她計較了。一會兒隨我過去,隨便賠個不是,把她哄回來吧。”
趙琇小聲說:“哄哄她也不是不行,但如果她以後還這樣……我還是要說的。”她偷偷看了看哥哥:“頂多語氣委婉些。”
趙瑋笑了,拉著妹妹去張氏的屋子,不料在門口遇上匆匆忙忙的盧媽:“小侯爺,你過來了?快幫著勸勸老夫人吧。她非說要在這時候去廣化寺,在郡公爺與二老爺、二太太靈前祭拜,我怎麼勸她都不聽,連套馬車都等不及,說要走著去,這會子只怕已經出了門口。我是回來替她拿斗篷的。她就帶了兩個丫頭,還有前院兩個婆子,若是路上遇著人可怎麼好?”
趙瑋微微色變:“我知道了,媽媽快去叫人套車追上,我這就騎馬追過去,先把她勸住再說。”
盧媽匆匆走了,趙琇急得跺腳:“祖母這又是做什麼?!”趙瑋嘆息:“如今不是追究這個的時候,我先追上去,看祖母要去廣化寺做什麼。妹妹先守在家裡吧。你還在氣頭上,這會子追上去了,也說不出什麼好話來。光天化日,又是在大街上,沒得叫人說你。”
趙琇點頭應了,一路送兄長出了門,就回來坐在客廳裡生悶氣。
張氏今日又是哪一齣?哥哥說她知道錯了,莫非是為此才跑去廣化寺的?可廣化寺裡供奉的也不過是牌位罷了,家裡也有,何必非要跑過去?趙琇真是難以理解古人的想法。
她在那裡腹誹了一會兒,還不見祖母與兄長回來,倒是跟去的僕人回頭報信,說張氏上了馬車。在趙瑋的陪同下去廣化寺了。看來兄長還是聽從了祖母的意思。
趙琇暗暗下決心,等張氏回家了,她可以先服軟。但那只是權宜之計,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張氏繼續任性下去了!她真是被寵了太久。以前被老郡公寵,丈夫死後被兒子媳婦寵,兒子媳婦死後被族人寵,孫子孫女長大了又被孫子孫女寵。所有人都在遷就她的想法,什麼時候她能為別人想一想?
前門外傳來了馬蹄聲與馬車輪子轉動的聲音。趙琇聽得詫異。難道是張氏與趙瑋回來了?不是才去了廣化寺嗎?這麼快就回來。莫非張氏又在半路上改變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