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雀金呢(第1/2頁)
章節報錯
兄妹倆沿著石徑返回西莊,路上還真的起風了。趙瑋感受著侵入袖口的冬風的寒冷,就在慶幸方才沒有拒絕高楨的好意,讓妹妹披上了禦寒的斗篷,否則這會子妹妹一定會著涼的。
趙琇有些擔心地看著他:“哥哥不要緊嗎?要不咱們找間屋子躲一下,叫個人回松柏居替你取件斗篷來吧?”
趙瑋笑道:“這才幾步路?不必費事了。這裡到底不是咱們家的地方,況且我也沒那麼嬌弱。祖母還在等著咱們呢,別讓她老人家久等。”他摸了摸妹妹身上的斗篷,讚道:“果然是好東西,只是瞧著華貴,不是尋常能見的料子。世子長高了穿不得,方才便宜了你。”
趙琇笑道:“哥哥羨慕嗎?不必羨慕嫉妒恨,回頭妹妹也尋塊好料子,親手給哥哥做一件斗篷,也用灰鼠皮做裡子,你說好不好?”
趙瑋哈哈笑道:“果然好,我一點都不羨慕了。妹妹的針線,豈不是勝過世上所有的華服?”
趙琇心裡一暖,笑著挽住哥哥的手臂,兄妹倆相依相伴,回到了落梅院。
落梅院裡,張氏已經起來了,就盤腿坐在東暖閣次間大炕上。梅姑在旁指揮在一個婆子,和夏露一起搬來一張炕桌,見到兄妹倆過來,轉身福了一禮。趙瑋擺擺手,示意她起身,便向張氏問安:“祖母歇息得怎麼樣?身上可好些了?”
張氏微笑著回答:“腰骨稍好些了,就是有些餓,待吃過飯,我再好好睡一覺。”她看到趙瑋身上的衣服。便問:“方才起風了吧?你只穿這個不冷麼?怎麼沒把斗篷穿上?”趙瑋來的路上是披了斗篷的。
趙瑋笑道:“方才在松柏居安置下來了,覺得身上有些熱,就脫了。這會子在屋裡,暖和著呢,不必穿上。一會兒吃過飯。瞧著風小了,孫兒再回去,就不怕冷風了。祖母別擔心,這裡是溫泉莊子,比外頭暖和些。”
張氏正色道:“雖有溫泉,但也不是滿莊盡有的。外頭依然有大風,會下雪。你別掉以輕心,反而著了涼。”趙瑋連忙應了是,她又轉頭看趙琇,有些驚訝:“你這身斗篷是哪裡來的?我怎麼瞧著有些眼生?”
梅姑親手開啟婆子手中黑漆大提盒的蓋子。將裡頭的飯食往炕桌上擺,同時笑著說:“趙姑娘這一身斗篷,小的倒瞧著眼熟,象是我們世子的衣裳。”
趙琇笑著脫下斗篷,交給碧菡:“可不是世子的嗎?他見外頭起風了,怕我身上穿得單薄會著涼,就把這件斗篷給了我。說是他自己穿著小了,又要守孝。留著也是壓箱底的。”
張氏叫過碧菡,摸了摸那件斗篷的面料,又翻過來看裡頭的灰鼠皮。嘆道:“這是內務府的製品,裡頭的皮子就是上等貨色。外頭這一層雀金呢,是把孔雀毛織進緞子裡,有個名兒叫毛錦,聽聞一向是進上的,極少有流落到外頭來。這一款還夾了金線。不是一般的毛錦料子,又更珍貴幾分。光是這一件斗篷的面料。就已價值不菲了,皮子倒在其次。你哪裡來的好運氣。竟讓世子把這斗篷送給了你。”
梅姑在旁笑道:“這是那一年世子滿十歲了,生辰那一日,恰好是正月初二,先皇在宮中召集諸皇子皇孫宗室飲宴,席間不知怎的,忽然問起了世子的功課。世子對答如流,書都背得極熟,哪怕是先生還沒講到的,也都全部答上了。先皇龍顏大悅,又誇我們王爺教子有方,賞了許多東西。王爺十分高興,回到東宮就讓世子在那些賞賜裡隨意挑選。王妃替世子選中了一匹雀金呢,有大半匹給世子做了這件斗篷,還有一件錦袍,剩下的就送給了鍾家的雅卓少爺……”說到這裡,她忽然一頓,知道自己說錯了話,訕訕一笑。
趙琇眨眨眼,問她:“鍾家少爺也有這麼一件衣裳?”跟高楨穿一樣的衣服沒什麼,但跟八杆子打不著的鐘家人撞款,這也太尷尬了吧?
梅姑大概也明白她的顧慮,連忙解釋說:“鍾少爺聽聞也是做成了斗篷,在京裡曾風光了一陣,但他也就是穿了一個冬天罷了,如今想必也在抄家時沒入了官中吧?世子這兩件衣裳,剛做好時經常穿,後來在這邊莊子上遇見鍾少爺也穿著一樣的斗篷,就不再穿了,連那件袍子也壓了箱底,一直都放在莊子裡,沒帶回王府去。這是前幾日收拾屋子時才拿出來的。世子穿著已經不合身了,送給趙姑娘,也是物盡其用呢。若不是兩家交好,世子又怎會把這麼貴重的衣裳送給姑娘?”
趙琇心想,這是叫她別在意鍾雅卓那一件斗篷,嫌棄高楨的禮物的意思嗎?反正鍾雅卓早回老家去了,只要他別在她面前穿著一樣的衣服出現,搞得好象他們在穿情侶裝似的,其實也沒什麼。現代人,一件衣服賣掉成千上萬件都是尋常事,要是真的在乎與人同款,還怎麼過日子?趙琇只是不想跟鍾家人撞衫罷了。況且現在是手工製衣的時代,兩件同樣料子的斗篷,應該還是會有差別的。
這麼想著,她就吩咐碧菡說:“好生收起來,別叫其他衣裳壓壞了。”碧菡連連點頭,大氣都不敢出,小心翼翼地捧著那斗篷回了西暖閣,立刻交給了碧蓮收進櫃子裡。
梅姑見趙琇沒有生氣的意思,張氏與趙瑋似乎也不怎麼在意自己說錯了話,暗暗鬆了口氣,也不再多加逗留,恭敬地請張氏等人用飯,就帶著婆子們出去了。
趙瑋趙琇兄妹坐在炕桌邊,暖暖和和地跟祖母坐在一處吃飯。瞧梅姑她們送來的飯菜,張氏吃的是粳米粥,他們兄妹的則是碧粳米飯,菜是五菜一湯。砂鍋魚頭豆腐、糟鵝掌鴨信、乾燒鴨條、香菇菜心、素炒三絲,還有一個山藥羊肉湯。不知是不是因為趕了半天路,天氣又冷,腹中飢餓的緣故,趙琇覺得每一樣菜看起來都十分美味。吃得十分香甜。尤其是那道素炒三絲,炒的是胡蘿蔔絲、香菇絲和扁豆絲,新鮮清脆,在冬天能吃到這麼新鮮的蔬菜,已經不容易了。這一定是剛從菜圃裡摘下來的。
張氏也讚歎道:“這兩個素菜既清淡又好吃,魚頭也好。糟的鵝掌鴨信也十分美味,真不愧是王府的廚子。這個湯你們多喝些,我喝著也好,只是不對稀飯。”
趙瑋趙琇齊聲應了,各自喝了一大碗湯。祖孫三人吃飽喝足了。吩咐一聲,梅姑又帶著婆子進來收碗筷了。飯後兄妹倆扶著張氏,到外頭的遊廊裡慢慢散了一會兒步,欣賞一下園中的景緻。張氏看著院中依次盛開的梅花,也不由得嘆:“這個時節,能讓梅花開得這麼好,料理花木的一定是高手。”
趙琇道:“這是那位梅姑打理的吧?她不是說自己是落梅院的園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