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溫泉(第1/2頁)
章節報錯
連環莊位於小湯山腳下,四周樹蔭環繞,景色優美,可惜眼下是在冬天,樹木都已凋零了,只剩下光枯的枝丫,連附近的田野,也都是一片荒蕪,星星點點地散佈著幾家農舍。
在這一片枯黃凋零的世界中,青瓦白牆的連環莊就顯得格外顯眼。
莊子極大,筆直的大道直伸入莊中,先映入眼簾的,是分佈在道路兩旁的莊戶的居所。大概是統一修建的,也都是白牆青瓦,圍著大小不一的院子。偶爾出沒的莊戶,身上衣著打扮雖不富裕,卻是整齊而乾淨的,也足夠厚實暖和,暗示著這個莊子的富庶。
莊戶所住的房舍幾乎全都分佈在連環莊的外圍,廣平王一家所住的宅院卻位於連環莊北面,緊靠著山腳下,與莊舍隔了有至少一里遠,當中建有大大小小的花棚、菜棚,正是這個莊子的營生所在。莊戶操持農活時,是不會干擾到宅子里居住的貴人們的。
那座呈雙連環狀的宅子,正是趙琇一行人今日的目的地。大道盡頭就是正門,進門後,分別有平整的道路通往東西兩莊。
東莊一眼望去,不是花草樹木,就是各式玻璃花棚,如果是在春夏時節,必然是鬱鬱蔥蔥、繁花似錦,眼下卻都成了枯枝,只有深處有一片綠意,綠意中又露出了屋桅的尖角,那正是廣平王前年為王妃加蓋的精緻小院。小院中的樹木有溫泉水溫養,竟然在這寒冬時節,也依然保持了青翠。卻不知院中又會是什麼情景?
西莊則要更復雜些,四尺寬的青石板路修建得十分平整。蜿蜒著分成了四五條岔路向眾多方向延伸開去,通向大大小小的院子。趙琇剛下馬車,遠遠望去,也看不清那些院子裡頭是什麼光景,只覺得似乎有大有小。但牆頭高聳,簡直比莊子的外牆還要高些,牆面上也沒留下窗格,無法讓人看見裡頭的景緻。
連環莊的管事已經得信趕過來相迎。他先向正經的小主子廣平王世子高楨請安問了好,又向張氏與趙瑋、趙琇祖孫三人問了安,道:“王爺旨意一下。小的就立刻打發人把各處院子都清掃乾淨了,客人只需按心意挑選就好。”
趙琇有些驚訝:“有很多個院子可以選嗎?”
那管事笑著回答:“是,西莊除去主院外,還有六處院子,每一個院子都有泉眼。景緻卻各不相同。趙大姑娘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選擇。”
這還真是個驚喜。趙琇只聽汪福來提過,當年老郡公修建這個莊子時,只建了一處主院,兩處偏院,萬萬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經過皇宮裡的主人修整,連環莊西側又增添了這麼多的院子。她有些拿不定主意,只能看向張氏。
張氏略一沉吟:“王爺也要來避寒。我們只是借住,怎好佔據主院?就在其他六處偏院中選擇一個吧。兩個孩子也不必住在別處了,與我同住就好。”
那管事看了看高楨的神情。便笑說:“那就請郡公夫人與侯爺、大姑娘移步,先往主院歇息,一會兒再到各處院子參觀,好選擇一個合心意的住處。”
一行人又去了主院。主院倒是個傳統的三進四合院格局,差別只在於入門不是在東南角,而是在正南方。倒座房就成了門房與僕婦們的住所。一行人先去了第一進院子的正屋,高楨忝為主人。招呼著張氏祖孫三人坐下用茶,寒暄了幾句。張氏問起廣平王的身體狀況。高楨也一一答了,並沒什麼大礙,就是天冷,身子虛弱些,因此才打算到溫泉莊子上住些日子,已經跟宮裡打了招呼,太后與皇上等閒是不會讓人來打擾廣平王的。
張氏心中略安,又問:“不知王爺幾時駕臨?我們祖孫也好前去相迎,謝過王爺慷慨借莊的美意。”
高楨微微笑道:“老夫人不必如此客氣。父王曾有言,您是長輩,應當是他來向您請安問好才是。只是父王行動不便,如今也少見外客,只得厚顏免去此節,還望您不要見怪才是。”
“王爺太客氣了。”張氏忙道,“若要勞動王爺親至,那就是老身的罪過了。”
廣平王與張氏之間的禮數還真是不好說,廣平王位尊,張氏年長,兩家又有著眾多淵緣,前者救過後者祖孫性命,後者祖孫又救了前者的獨子,加上趙家可以說是兩代君主的擁立功臣,自然不能簡單地以君臣之禮來界定彼此。廣平王不能接受讓張氏這位長輩來拜見他,張氏同樣不能接受廣平王這位目盲的貴人來拜見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兩人另約一處相見,但那對雙方來說都有不便之處,因此索性還是不見算了。當然,對於他們的晚輩來說,就沒有那麼多顧慮了。張氏已經暗暗下了決定,必要讓孫子孫女前去向王爺問安。
張氏覺得有些疲倦,她近來的身體本來就不是很好,走了幾十裡的路後,也有些腰痠背痛了,真恨不得立刻找一張舒服的床躺下。但西莊有這麼多院子可選,她還沒選定,又不好說現在就去休息。可一想到這麼大的西莊,她要逐個院子逛一圈,才能選定一個,又覺得心都累了。本來廣平王就有明言說,把西莊借給建南侯府的人住,自己只會住東莊。張氏原本也想過,乾脆住主院算了,但方才一進來,發現這座主院的正房裡,有太祖皇帝的御筆匾額,還有諸多御用之物,就連帷幔,也都是用的赭黃色,原是皇子、親王才能用的,她倒是不敢再說這話了,覺得還是另擇一處偏院的好。
大約是張氏的倦色太過明顯了,高楨非常有眼色地起身告退,說自己要先過東莊去察看廣平王準備住的地方打掃得怎麼樣了。起身往外走的時候,趙瑋上前相送,他就壓低聲音對趙瑋說了句:“讓你祖母選落梅院。”然後就走了。
趙瑋有些疑惑。回頭看看祖母一臉的倦意,就問那管事:“我祖母已經累了,怕是沒有精神去逛莊子,只得另擇時間。不知落梅院是在何處?”
那管事笑道:“原來侯爺知道落梅院?那離這裡很近的,就在邊上。前後兩進,是個極雅緻的地方。世子從前來莊上,都是住在那裡,不過這一回陪王爺前來,就要改住東莊,好就近侍奉。落梅院住下郡公夫人與趙大姑娘還沒什麼。但房舍不多,侯爺怕是要另擇一個住處了。”
原來是高楨住過的院子。趙瑋神色一鬆,知道王府小主人曾經的住處,絕對不會是不好的地方,便笑道:“那就把我祖母和妹妹安置在那裡吧。”他自己是無所謂的。
管事的便帶了趙瑋一行去鄰近的落梅院。那裡果然離主院極近。不過幾十步的距離。院子不大,但牆很高,門開在東面,進去後,左右都是抄手遊廊,但遊廊兩側卻裝上了寬大的玻璃窗,走在裡頭,不懼寒風雨雪。暖和多了。
遊廊環繞整個前院,連線著北屋和西廂房與南房,西廂房是一處四面環窗的小軒。南房一排四間,則是下人的住處。院中種了好幾株梅花,有紅有粉有白,北屋窗下還種了幾株臘梅。想必這就是“落梅院”的來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