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意外的線索(第2/2頁)
章節報錯
趙琇和哥哥趙瑋跟著祖母張氏一塊兒過三房賀喜,趙焜的妻子王氏馬上把張氏迎進了內室,趙瑋叫堂兄弟們拉走了。趙琇便去找兩個侄女淑姐和潤姐,發現清姐兒也來了,堂姐妹三個團團坐在裡間親親熱熱地說話。
見趙琇來了,淑姐和潤姐連忙笑著起身相迎,姑侄幾個聊了一會兒天,又有親友來賀。這回客人帶了家眷,其中便有跟她們年紀相仿的小女孩。三房婆媳忙不過來,便讓兩個孫女去幫著招呼。她們只好告了罪,出去了。內室裡只留下清姐和趙琇。她們都是照深閨女兒的規矩教養大的,不習慣貿然見生人,待在內室裡喝茶聊天最好了。
趙琇見清姐兒氣色還好,便笑著問她:“前幾日我聽說你和你娘回松江省親了?怎麼樣,好玩嗎?”
清姐兒臉上的笑容頓了頓,嘟起了嘴唇:“別提了,晦氣得很。”
趙琇訝然,沈氏帶女兒回孃家省親,多半是為了女兒的親事。清姐兒卻對這趟行程沒有好感,莫非是受到了冷落?她沉下臉問:“怎麼?沈家人給你們氣受了?”
清姐兒忙道:“不是這樣的,姑姑別誤會。外祖和舅舅都待我們極好,沈氏族裡的舅舅、舅母、表兄弟姐妹們都是極和氣的。我說晦氣,是因為遇到了不懂禮數的人,因此生氣而已。”
原來沈氏孃家是松江名門,如今宗房嫡支這一脈的長子,在朝廷裡做禮部侍郎,可算是松江一地屈指可數的高官了。前些日子沈氏攜女回家省親時,恰逢這位侍郎大人的母親做六十大壽,擺了宴席遍請親友,不少人都來恭賀,連地方上的官員也不例外,其中有一對母女,是跟著上海知府太太一塊兒過來的,是她孃家嫂嫂和姪女……
“上海知府的親家嗎?上海知府到底有幾位親家在這裡?”聽到這裡,趙琇忍不住打斷了清姐兒的話,她想起了格溫妮絲那邊打聽到的訊息,說馬格攀上的就是上海知府的親家,難不成就是這一家?
清姐兒怔了怔,有些莫名:“就這一家呀,還是上海府衙的通判呢,正六品,只因把妹子嫁給知府大人做了填房,又生了唯一一個兒子,因此知府大人十分抬舉如今的太太和岳家呢。他外家和元配的孃家人都不在江南,若要說親家,那就一定是這家人了。”
趙琇點點頭,又問:“然後呢?是這兩母女惹著你了?”
不提尤可,一提清姐兒就氣不打一出來:“可不正是她們麼?那個女兒與我們姐妹們坐在一處,表姐們待她那般客氣親切,她眼睛卻長在了頭頂上,壓根兒不搭理我們。我們不高興了,不理會她,她的丫頭反而傲慢地把我們奚落了一頓,她竟然縱容了!我們心裡還奇怪,她哪裡來的底氣,不過是個六品通判的女兒,就敢對著侍郎府的千金擺架子了?後來她母親跟我舅母們炫耀,我們才知道了原委。”
她壓低了聲音,眼裡卻帶著幾分不屑:“上海知府有個親妹子,嫁給了宮裡朱麗嬪的親兄弟,朱麗嬪生了六皇子,想要給兒子日後挑個好媳婦,正妃恐怕要由皇上做主了,輪不到她插手,她便盯上了側妃之位,可惜她孃家沒有合適的女孩兒,就把主意打到了親戚家女兒的頭上來。知府太太已經跟孃家嫂子說好了,等侄女兒滿了十二歲,就送到宮裡去,請朱麗嬪親自調教。她們覺得自己就要飛上枝頭了,哪裡還把我們放在眼裡?”
清姐兒越說越氣憤:“朱家是前朝宗室,哪裡還缺了女孩子,非要從姻親的姻親裡頭挑?事情還未成呢,她們就這樣輕狂,實在叫人看不起。更過分的是,她們竟然還提到自己家的長子尚未定親,正想尋一個才貌雙全又出身好的女孩子為媳,話裡話外的意思,竟是看上了我的大表姐。真是笑話!堂堂侍郎府嫡出的千金,難道會低就一個六品通判不成器的兒子麼?沒人接她的話,不過是看在知府面上,懶得與她計較罷了。誰知她見無人搭理,竟先惱了,揪著我們一群女孩子,便一個一個地挑剔了起來,直將我們貶得一無是處,連大表姐都被嘲笑了幾句,方才走了。你說,好好的怎麼就遇上這麼噁心的人了呢?!”
趙琇連忙安慰她,心裡卻轉開了。馬特攀上的上海知府親家,竟然與朱麗嬪還有那樣的關係,看來他這個靠山還真有些棘手。不過新太子已立,六皇子落敗,朱麗嬪即便眼下得寵,也不長久,倒也不必十分擔憂。只是柱國將軍府那邊,就得事先提醒一聲,免得他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得罪了人。
誰知還沒等到趙琇寫信通知柱國將軍府,後者就先一步來了回信。
柱國將軍府的老夫人把心腹管事打發過來送一封信,其鄭重程度,連張氏都十分吃驚,問那管事:“你家老夫人身體可好?家中一切安好麼?怎的把你打發出來了?”
那管事從前也常見到張氏,笑著行了禮:“趙老夫人放心,我們老夫人安好,將軍與夫人、哥兒姐兒們均安好無事。這一次是因信中提到了極要緊的事,老夫人擔心路上有失,便讓小的親自過來送信,若趙老夫人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小的也可以解釋一二,倒比再去信詢問更方便些。”
張氏這才稍稍安下心來,讓他暫且下去歇腳,自己開啟了那封信。趙琇連忙湊到她身後,探頭去看信裡的內容。
柱國將軍府老夫人在信裡提到的頭一件事,就讓她們大吃一驚。
她說,她讓人在京中打探過了,在過去兩年裡,曾經出入權貴王公府第的洋人只有三個,其中一人是畫家,一人是神甫,只有一個是商人,這個商人的名字確實叫馬特。
而他所出入的權貴府第,正是穎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