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告別(第1/2頁)
章節報錯
長桌對面的人面面相覷,一時間誰也沒有開口——他們沒想到船長會突然丟擲這麼個問題,也不確定這個問題到底是什麼意思。
過了好一會,妮娜才好像反應過來什麼,她很認真地想了想,小聲說道:“大概……是一個很安全的地方?我也想象不出來啊……我覺得最好的地方就是太陽出狀況之前的普蘭德,當然如果更寬敞一點就好了,城邦裡實在有點擁擠,尤其是坐船出海之後更覺得如此,明明如此寬闊的世界,能給人立足的地方卻只有那麼一點……”
“是的,一定會有很寬闊的宜居帶,遠比現在安全,”鄧肯微笑著,又看向坐在妮娜旁邊的雪莉,“你呢?你希望新世界有什麼?”
雪莉嘴裡塞著半塊餅,含混不清地嘀咕:“我沒想那麼多,吃飽穿暖就行——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水電費什麼的能便宜一點。”
“這是對‘社會’的要求,不是對‘世界’的要求,”鄧肯卻輕輕搖了搖頭,“再想一想?”
雪莉嚼著半塊餅,眼神開始有點放空,她似乎很認真地尋思了一下,隨後用力嚥下了嘴裡的食物:“那……我跟妮娜的想法差不多,安全一點,寬敞一點的地方,您說得對,其他的還是要看‘人’……啊對了!我和阿狗想要一個大房子,沒有的話給我們一大塊空地也行,能不受人打擾,讓阿狗可以放心出來到處亂跑的地方……”
鄧肯笑著點了點頭,目光又落在了一旁的莫里斯身上。
“作為一個學者,我很清楚由人構成的社會永遠是不完美的,哪怕周圍的環境變得安全,人這個群體本身也會製造出新的麻煩,但這也是社會之所以能發生變化,能向前發展的原因之一,”莫里斯聳了聳肩,“所以比起想象一個‘完美’的新世界是什麼模樣,我更希望能有更多的研究機會,更多值得研究的東西——
“更多前所未見的現象,更多不可思議的地方,更多值得去的遠方。我希望事物背後有真正可以深究的原理,而不是在每一項研究的盡頭都遇上各種各樣的‘黑障’和‘矛盾’,我希望知識不再危險,學子們不必在每一次開啟書本時都要擔心自己的性命,我希望‘人’可以走得更遠,而不是被不可名狀的恐怖束縛,永遠被困在自己繁衍生息的地方。”
莫里斯輕輕呼了口氣,臉上不由自主地帶著笑容:“如果可以的話,那可真的是個好地方……”
“我就想能恢復味覺和正常的睡眠,”一直沒怎麼開口的水手嘀嘀咕咕說道,“我都幾個世紀沒睡好覺了。”
“我的話,我想看看……‘大陸’是怎樣的地方,”一旁的凡娜又接著開口,她臉上帶著思索與回憶,慢慢說道,“廣闊豐饒的土地,許多城市和‘國家’在大地上繁衍生息,人們可以透過更便捷的交通在城市之間往來……我很好奇,那到底是怎樣的景象。”
“可能嗎?那麼大片地?”雪莉驚訝地瞪大眼睛,“和海洋一樣大?”
凡娜似笑非笑地看了雪莉一眼:“你剛才不是希望有更‘寬敞’一點的地方嗎?大陸就是比城邦更加寬敞的地方。”
雪莉抿抿嘴唇:“我就是那麼一說……我也想象不出來啊……”
“是啊,我們都無法想象不曾見過的東西,”阿加莎的陰影漂浮在餐桌旁,嗓音帶著一絲空靈,“所以我對新世界幾乎沒什麼想法——反正那一定是個好地方,而我只希望可以繼續去旅行,跟失鄉號一起。我在這艘船上的時間最短,卻已經見到了記憶中從未見過的許多風景,但這段旅途就要結束了……這真的很讓人遺憾。”
“那我也希望到時候還能在失鄉號上!”雪莉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果然還是跟著這艘船到處亂跑最有意思!”
“……我也想,”妮娜也笑了起來,抓著椅子前後搖晃著身體,“到時候如果能回到失鄉號上那就最好了。”
她和雪莉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落在了鄧肯身上,但在偷偷看了一眼之後,兩人又同時看向了始終沒有開口的“海中女巫”。
露克蕾西婭一直沒有說話,直到現在,她仍舊只是彷彿走神般坐在原地發著呆,察覺到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這位“女巫小姐”才猛然間驚醒過來。
“璀璨星辰號還有我的船員們在新世界也有位置嗎?”她好奇地開口,“包括露妮,妮露,還有拉比,還有我製作的那些鐵皮男僕和木偶女僕們……新世界還允許這樣的存在嗎?”
鄧肯從剛才開始就一直在默默聽著他的船員們在餐桌旁的討論,聽著他們在自己的想象力中勾勒新世界的模樣,聽著他們對未來的期許,漸漸彷彿已經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這時候聽到露克蕾西婭的問題,他才突然從思考中醒來。
在很認真地整理了一下想法和字句之後,他才慢慢開口:“他們會有位置的——所有靈魂都有安身的地方。”
下一秒,雪莉與妮娜異口同聲:“失鄉號也會在嗎?”
“……失鄉號也會在,”鄧肯遲疑了一下,很認真地點點頭,“以某種形式……我會盡可能讓這一切都以最恰當的方式抵達新世界。到時候,伱們仍可以回到失鄉號上,我帶你們繼續遠航。”
露克蕾西婭臉上慢慢綻放出愉快的笑容:“那這一次帶上我哥吧——哪怕隔著整片無垠海和邊境屏障,我都快能感覺到他的怨念了。”
鄧肯安靜了幾秒鐘,終於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好。”
聽到這個答覆,露克蕾西婭輕輕呼了口氣,起身舉起了手中酒杯。
“那讓我們致新世界。”她笑著說道。
阿加莎跟著起身,舉杯:“致新世界!”
“致船長!”
“致失鄉號!”
“致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