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戰場。

趙章在中軍幕府之中拔出隨身短劍,猛然釘在面前的地圖上,發出‘咚’地一聲悶響。

在眾目睽睽之下,趙章慷慨激昂地大聲道:“……今日,猛攻雍城!”

中軍幕府中,秦趙兩國的將軍們同時列席在座——十幾名秦國的將軍身著黑色衣甲,坐在趙章的右手下側;十幾名趙國的將軍則穿著火紅色衣甲,坐在另一邊。

黑色的秦國將軍們和紅色的趙國將軍們分列兩邊,顯得涇渭分明。

聽了趙章的訓令,帳中的趙軍眾將士氣高漲,一同歡呼一聲:“大王戰無不勝!萬歲!”

至於那些秦國將軍們,也不得不在心裡承認:這位年紀不大的趙王趙章,在軍事指揮上,的確有令人驚歎的智慧。

回溯一下過往這段兒時間裡發生的隴西戰事——

話說楚國侵佔了秦國的【隴西】、【義渠】之地後,已經在這邊經營了數年之久……楚國大將洪石頭在這數年的時間裡,一直擔任這邊的主帥。

洪石頭清楚——秦國必不會甘心【隴西】老祖地的丟失……

於是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洪石頭一直致力於修築、完善秦楚邊境上的要塞堡壘群……楚國有水泥這樣的基建神器,洪石頭完全可以在有限的預算支出內,建造出大量的關隘、堡壘、要塞和烽火臺。

洪石頭就這樣,在秦楚邊境修築了成體系的烏龜殼兒。

各種坐落兩山之間的關隘、卡在關鍵地帶的小城、駐兵哨所、衛城、遠近呼應的堡壘群,以及無處不在的烽火臺……綿延幾十公里。

顯然,洪石頭的這些心血現在都派上了用場!

如今秦趙聯軍在面對這些堅固的要塞群的時候,實在是被折騰得不輕……

也正因為洪石頭早有準備,區區十萬楚軍普通戍卒才能在兵力大劣勢的情況下,與秦趙聯軍周旋如此之久。

須知趙章本人,乃是不世出的天才統帥。

其麾下的秦趙聯軍,更是十八萬之眾……秦趙之地民風尚武,士卒的單兵戰力按理說不會比楚軍戍卒差……而且趙章帶來的三萬趙軍,都是相當強悍的老兵。

以如此統帥、如此兵力攻伐隴西……

縱然洪石頭是個挺能打的能將,也該一潰千里才對!

能節節抗擊秦趙聯軍這麼久……除了楚軍奮勇作戰之外,最主要的原因,便是那些老早便建好的要塞堡壘群發揮出的重要作用了!

……

不過,縱然洪石頭已經將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到了極致、楚軍又有堡壘相助……奈何兵力實在劣勢,戰力又遠遠不如秦趙聯軍。

在過去這段時間的作戰之中,楚軍在秦趙聯軍的猛烈攻勢下,不得不採取節節抗擊的戰術、不斷後撤。

楚軍不斷收縮兵力,秦趙聯軍得以持續推進!

在這些作戰的過程中,趙章完全展現出了自己作為一個統帥所能展現出的超高指揮水準——堪稱是‘指揮藝術’。

隴西地區的地形,適合騎兵作戰。

十萬楚軍戍卒都是步兵……而秦趙聯軍之中,卻有大量的騎兵存在!

趙章充分發揮出自己在進攻方面的特長,如臂使指地揮灑著麾下的兵力,簡直像藝術家在作畫——秦趙聯軍的騎兵經常在趙章的指揮下,被化整為零地拆成幾千人、甚至是幾百人的小股騎兵隊,滿頭霧水地漫山遍野兜圈子……但最終,他們總能發現自己能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位置上。

秦趙聯軍透過這些巧妙的穿插手段,多次迫使嚴陣以待的楚軍被迫放棄好端端的關隘或者堡壘,選擇撤退。

因此,秦趙聯軍避免了許多可能會付出重大傷亡的惡戰、苦戰。

嘖!

趙章的指揮藝術,令初次見識的秦軍眾將歎為觀止!

那西平君洪石頭確實是一員靠譜的大將,但是和已經修煉到滿級的悲情男主趙章相比,也確實還存在不小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