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邊境駐紮的楚軍,韓國人已經傾盡所有……大量的青壯年男丁膽戰心驚地在邊境和楚國人對峙,以至於不少農田已經荒蕪了……

再這麼拖下去,用不了幾年時間,韓國的經濟就要崩潰了!

最終,一眾大臣達成了共識——

備戰!隨時準備擊破廉頗軍團!

廉頗者,何許人也?

屢戰屢敗的敗軍之將罷了……沒什麼能耐滴。

楚國收留廉頗,又對後者委以重任——並不是因為這廝能打,而是楚國想要樹立一個主動投靠的正面典型,如是而已。

小小廉頗,我韓國必能戰而勝之!

趁著楚國人的精力都放在齊國那邊……此戰,優勢在我!

……

秦國,咸陽。

太后派和秦王派鬥得如火如荼,但是聽說楚國敗於齊國,還是鬆了一口氣。

畢竟,楚國才是秦國的大敵!

洪石頭的十萬楚軍盤踞隴西,給了秦國莫大的壓力……再加上楚國人善於‘蠱惑人心’,越來越多的秦國平民嘗試著穿越國境、叛逃到楚國那邊……

形勢不容樂觀啊。

近來,太后派已經被秦王派全方位壓制——畢竟太后派掌權這幾年,秦國的戰績實在慘不忍睹,連連慘敗不說,就連隴西老家底都丟給了楚國人……

宣太后、魏冉又都是楚國人,而秦王嬴稷無疑更有正統性。

話說回來——

如果秦國屢戰屢勝,那麼血統論就是扯淡——宣太后和魏冉就算都是楚人,也能得到國民的信賴。

但問題就在於,秦國一直在失敗!

於是,貴族和平民們對於太后和魏冉這套班子的信賴程度持續降低……而嬴稷越來越多地掌握了權力。

當夜。

魏冉面色凝重,臉上的紅色疤痕在油燈下閃爍著油亮又猙獰的光澤:“這是機會!最後的機會!”

“如果能借著楚國在東線失敗的機會,嘗試著奪回隴西……”

宣太后重重點頭:“我們的話語權將再次上升!或許能挽回……”

另一邊,嬴稷和范雎也在緊鑼密鼓地討論形勢。

嬴稷望著外面的月色,不禁長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