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芍虎悶哼一聲:“要我說,就該殺了這廝……”

田丘並不理會。

樂毅:“齊國新軍有多少人?”

“現在領兵主將是誰?”

“目前有什麼計劃?”

田丘繼續沉默,腦袋微微揚起,倒像是一尊沉默的石像。

樂毅失去了耐心:“你有什麼要求?”

田丘終於張口說話了:“我主在北,不可教我面南而死!”

樂毅點點頭,衝著一旁的軍士們擺擺手:“拉下去,殺了祭旗。”

片刻之後,一顆血淋淋的首級被端了回來。

按道理來說——像是田丘這種貴族身份的將領,在戰場上一般不會被殺。除非是像秦國人那樣痴迷於砍腦殼的軍隊,否則各國的軍隊都會善待那些軍中的貴族。

哪怕不說什麼君子之風……單從功利角度來考慮,一個齊國王族的將軍,也能換回很多贖金。

若不是田丘曾經在楚國邊境搞出太多血債——就算他像剛才那樣不識時務,樂毅也不會殺他……奈何這廝此前血債太多,眼下又不聽話,那就只能給他個痛快了!

樂毅:“齊軍已經付出了代價……但是還不夠!”

周圍的武軍士卒們握緊了手中的劍戟。

樂毅繼續道:“繼續在此設伏已經沒有意義——傳我令下,三軍拔營,發兵齊國!”

“齊國寇略大楚、殺我平民、虐我黔首。”

“我要大破齊國新軍,讓這些齊國人血債血償!”

周圍的武軍眾將一同慷慨大呼:“謹遵將令!大楚萬歲!”

……

(衣見注:回應部分讀者對於齊國崇尚顏色的疑問——齊國在不同時期崇尚不同的國色。姜齊時期,齊國的國色是紅色,因為其始祖姜子牙是周朝的大臣,所以要延續周的火德。

到了田齊之後,推演出‘火德為主,金德為輔’,所以國色變為紫色。

紫色在古代確實是比較昂貴的顏色——韓非子說‘五素不得一紫’,指的就是紫色布料很奢侈;

古歐洲更是將紫色作為羅馬皇帝的‘帝王紫’,未經允許的人敢於穿紫色的,都要受到嚴厲的懲罰。

先秦時期各文明通用的染紫色的方式,就是透過動物骨螺染色——古地中海國家染紫色,每提取1克染料差不多需要用掉2000個染色貝殼。至於中原這邊,《荀子·王制》有云:‘東海則有紫紶。’指的就是用於染色的紫色骨螺,可見古齊國人和羅馬人一樣,都掌握了用貝殼染色的方法——眾所周知,齊國濱臨東海,貝殼肯定是不缺的。

當然,這種方法相當昂貴、相當奢侈。

但相對於其他各文明來說,我認為古中國,尤其是古齊國獲取紫色會更便宜些。見《管子·輕重丁》:‘昔萊人善染,練茈之於萊純錙,授之於萊亦純錙也。’意思說古山東有很多紫色的草,其人善於用這種草來染紫色。

用紫色的草來染色,無疑比用海量的貝殼來染色要便宜得多了!

綜上,齊國的貴族、軍隊大規模使用紫色,並不是不可能的。

但是,即便對於取材方便的齊國來說,紫色仍然是相對昂貴、奢侈的顏色——或許古齊國足夠富庶,能夠扛得住這份開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