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午良對征服六國的根本宗旨就是——

不是征服,而是解放!

我大楚不是征服者,而是解放者!

其實我們可以一起去奴役外族嘛……

咳!

不管怎麼說,隴西的西遷趙人成為了熊午良試驗‘各國平民如何在戰後保持和平穩定’的試點……而且效果相當好。

隨著時間的推移,隴西地區的趙人們迅速融入當地,逐漸忘記了他們曾經是趙國的子民,並完全以楚國人自居。他們的語言中仍夾雜著趙國的口音,但話說回來——在後來的武軍隊伍之中,不乏有操著趙國口音的兵士,一樣勇猛無畏。

話說趙國民風尚武,很多年輕人幾乎都是天生的武士。

也正因如此,趙國這個在絕大多數時候綜合國力都談不上強的邦國,才從始至終都有相對強悍的軍力。

當然,這些趙人真正歸心楚國的時候,他們自然也就成了大楚的武士!

日後楚王熊良攻伐北方六國之時,麾下的武軍之中便不乏有這批遷入隴西的趙人出身的軍士,甚至有些低階軍官也出身於此……對楚王展現出了不遜於老楚民的忠誠。

他們中的一些人因為表現出色,在退役後被提拔為地方官吏,參與到隴西地區的治理中。

其後輩子嗣也有機會進入曲陽書院修習。

他們的到來,為楚國帶來了新的活力,也讓原本地廣人稀的隴西地區的發展更加迅速。

大約五十年之後,彼時的大楚早已一統中原。那時,人口愈加稠密的隴西、關中地區已經發展成了大楚的又一個璀璨明珠——華麗富足的風範,不遜於漢唐時期的長安。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

與楚國隴西、義渠地界大量人口湧入帶來的欣欣向榮相對比的——趙國一片淒寒景象。

宋昱走後,趙章對著趙國上下發布公告:說是楚國人強行擄掠趙人國民,發賣為奴。

就這樣,趙章巧妙地透過引導國人去仇恨楚人,勉強壓下了趙國人被迫親友分離帶來的苦痛。

大筆的糧食已經進入趙國境內,趙章終於可以下令開倉放糧——至少渡過今歲的冬天,應該問題不大!

於是很多為了生計被迫上山為匪的趙人,又乖乖地從山上走下來,領走救濟糧,老老實實地當農民。

趙國境內肆虐的匪患隨之減緩。

趙章又以自己那支忠心耿耿的‘趙氏貴族軍’為核心,收納一些體魄強健、或是勇猛過人的義軍老兵,進行重新整編。

這些義軍,都是胡人叛軍作亂的時候,各地自發組織起來的反抗軍,以反抗胡蠻的殘酷統治。

趙章將他們統統登記在冊,然後遴選其中身材高大、體魄健壯、或是作戰經驗相對豐富的老兵,與自己的趙氏貴族軍結合起來。

以趙氏貴族軍作為骨幹,義軍精銳士卒作為血肉填充。

趙章最終得到了一支大約一萬人的軍隊——雖然人數不多,但這支軍隊無疑繼承了趙氏貴族軍的精神,精神風貌與曾經趙氏貴族軍一般無二,戰鬥力很是強勁。

趙雍將這一萬人命名為‘趙氏新軍’,並且任命長子趙謙擔任趙氏新軍的主將。

“國內仍有殘留的胡蠻匪患,寡人命你清剿彼等。”趙章對著趙謙如是吩咐道。

於是趙謙就率領這一萬精兵,在趙國大地上開展起了漫長的剿匪活動。

兩三個月的時間內,趙氏新軍所向披靡,基本穩定了國內的局面。

趙章不禁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