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苦了那些偽蜀軍士卒——原本只要承擔一部分的工作,現在卻要承擔全部的工作量。

一個個困得耷頭耷腦的。

某個秦軍住房之中,燭火還在燃燒——早已經過了熄滅火燭的時辰了,這是嚴重的軍中違紀。

但是無所謂——連公孫成都不在城中,還有誰能懲治秦人?

住房中,十幾個秦軍士卒毫無睏意,圍在一起,興奮地聽著什長吹牛逼——

“我已勒令了那些蜀人蠻子,晚上給咱們送女人來。”

“諒他們也不敢反抗!”

“若敢不聽我的話,明天咱們便將他們痛打一番,把他的妻女擄了來,以供長夜取樂!”

眾秦兵歡聲笑語不斷。

若拋開軍功貴勳不論,單純以血統分辨,秦國內部也是有鄙視鏈的——蜀人,在秦人眼裡只是四等人。

第一等,自然是咱們關中老秦人——跟隨歷代大秦先王征戰沙場,每家每戶都能數出一條條戰場故事。

如今大秦煌煌威嚴,老秦人當然揚眉吐氣。

二等,則是隴西草原、石門山以北的那些早已對秦穆公宣誓效忠的戎狄胡人部族。

雖是胡人,但是這麼多年來,這些戎狄為大秦效力流血,出了不少鼎鼎有名的軍中猛士、強悍騎士……當然也能得到老秦人的尊重。

三等,便是外國遷徙至秦國的流民、或是秦國搶掠回來的人口——在秦國定居了很多年後,日益被秦人同化,儼然以‘新秦人’自居。

雖然這類人為秦國立下的功勳還較少,但畢竟已經對秦國有了認同。

也算是自己人。

第四等嘛,便是巴蜀人這樣的了——名為大秦附庸子民,卻對秦國還沒產生歸屬感,甚至時常叛亂。

或許在幾十年後,巴蜀人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從‘四等人’上升到‘三等人’。

但是此時此刻,秦人仍是不把他們當人的。

“今晚,大家要盡情釋放壓力!”

“反正那些巴蜀人與我大秦面和心不和,背地裡說不定還要詛咒我們老秦國——一會兒大家盡情宣洩!”

“就算玩死了,也無所謂!”

“諒那些蜀蠻,也不敢造次。”

“巴人女子矮小黝黑……說起來也沒甚麼意思。”秦兵什長談笑風生:“最讓人神往的,還是楚國的女人吶!”

營房內,一片歡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