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 跟我換家?那就對拆!(第3/3頁)
章節報錯
拼了!
冬雪皚皚,秦國的現狀也挺困難。
面前就算有秦兵攔路,數量也不會太多。
而白起此時面對的情況肯定比自己更艱難——他的騎兵就算能在楚國搶到糧食,也必然是飢一頓飽一頓(除了那些守備森嚴的大城之外,楚國的哪個村鎮能搶到供幾萬大軍人吃馬嚼的軍糧?扯淡),秦軍士氣估計也不會很高……再加上受雪地限制,騎兵的速度估計不會太快。
那麼現在……看看誰推得快!
留下了幾百人繼續守衛武關,其餘的七千軍士帶上糧草,登上了爬犁。熊午良思考片刻,又下令帶上了武關府庫裡繳獲的火油。
七千精兵繼續沿著丹水冰面,一路向西北狂飆!
……
秦國,藍田。
【藍田】位於【咸陽】的東南方向,地理位置優越,乃是秦國拱衛王都的重鎮——從軍事角度上看,楚軍穿過【武關】之後如果想要繼續向【咸陽】進攻,就必定要先奪下【藍田】。
藍田算不上是經濟發達的大城市,但是秦國的‘藍田大營’十分有名——乃是秦國訓練新軍、屯駐兵馬的兵營。
須知戰國之世,除了極少數有名的脫產的職業軍隊(例如魏國曾擁有的魏武卒、熊午良麾下的曲陽新軍)之外,絕大多數國家的軍隊都是‘平時為民,戰時為兵’。
就以秦國為例——在非戰時,秦國可能僅有幾萬男丁服役,主要承擔最基礎的守衛要塞、防範鄰國的責任。
等到要打仗了,國君才會提前下達‘兩丁抽一’或者‘三丁抽一’這樣徵募兵員的命令。平日裡老實本分的農夫就會自帶兵器甚至戰馬,來到藍田大營集中起來接受訓練、整編。
瞬間便能拉出幾十萬大軍!
這樣的好處很明顯——節約了國家養兵的成本。
就連很多人口不到百萬的小國,在關鍵時刻也能拉出十萬甚至二十萬的軍隊。
當然,缺點也很明顯——徵募兵制度在打仗前會有個技能前搖……做不到隨時能戰。
而且和脫產的職業軍隊相比,戍卒的戰鬥力也遜色很多——
當年的幾萬魏武卒能吊打秦國的五十萬大軍;而現在熊午良麾下的曲陽新軍面對有‘虎狼’之名、讓其他國家聞風色變的秦軍,也能打出驚人的戰損比。
……
此刻,藍田大營內恰好有兩三萬集結起來的秦卒新兵,正在大營內接受整編和訓練。
這倒是巧了——冬季是萬事皆休的季節,按理來說不會有兵卒訓練。
但今歲冬天是個例外——秦楚突然爆發戰爭,導致魏韓兩國摩拳擦掌……宣太后為了應對來年春天很有可能進犯的魏韓聯軍,早已下達了總動員的命令。
這‘總動員’,包括了籌集軍糧、徵集民夫,當然也包括了募集軍隊、訓練備戰。
大冬天去服役,秦民當然很不願意……但是也沒辦法,只能帶上乾糧、帶上家傳的劍,有馬的還要帶上戰馬……老老實實地來到藍田大營。
他們甚至不敢公開抱怨。
秦法規定得很明白——庶民妄議國事,那是殺頭的罪名。
總之,這個冬天的藍田大營,並不像往常那樣清冷……兩萬七千多應徵而來的秦國男丁,正在這裡熱火朝天地訓練……對即將到來的危險渾然不覺!
……
————
(衣見:誰說的降智?要不你來給白起支個招(ꐦ°᷄д°᷅要是看不下去請安靜出門左轉,別叫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