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門兒就看門兒,插什麼嘴啊?

咱又沒說立刻讓他當丞相。

這不是畫大餅嘛!當然得往大了畫,往圓了畫。

入職之後具體給啥待遇,到時候再看唄!

不過,自己這個堂妹此時出言質疑,倒也是件好事兒。

面前這熊午良,受嬴卓言語擠兌,肯定會著急地想證明自己!

說不定,就是一篇洋洋灑灑的治國之策。

這熊午良到底是天賦少年英才,還是依託答辯,馬上就能知道了!

嬴稷屏住呼吸,期待地看著熊午良,等待後者的反擊。

熊午良果然開口——

只見這廝一拍巴掌,竟然大聲附和。

“卓公主說得對啊!”

“不瞞大王,我這都是紙上談兵——若真想讓我說出什麼治國之策,我確實不會啊!”

“雖說這大秦丞相,外臣也很心動……但是實在不敢欺瞞大王,最後讓大王失望啊!”

嬴稷臉都黑了。

焯,怎麼和想象中不一樣呢?

嬴稷不肯輕易放過,趕忙緊跟著說道:“君侯過於自謙了!”

“當初在酒肆中,三言兩語點明秦法之弊,有如暗夜舉火,令嬴稷耳目一新!”

“君侯的目光並不被秦國的強大所遮掩,反而一陣見血,點出秦法弊端……”

“定然是大才啊!”

“難道君侯嫌棄寡人此時手中無權,不願扶持嬴稷否?”

熊午良頭腦飛轉。

去秦國,是萬萬不能的。

秦國這邊,就算有天大的功勞,也不一定能有善終——就像那種無良私企,在榨乾剩餘價值之後就乾淨利落把你一踹……

而且封地發展得如火如荼,抗秦大業正不斷走上正軌。

豈能認賊作父?

熊午良眼珠一轉:“外臣不敢欺瞞大王……”

“之前說的那些道理,是臣在楚國時,聽別人提起的——都是拾人牙慧,根本不是羋良自己總結出來的觀念。”

嬴稷一怔。

嬴卓更是緩緩點頭——我就說嘛,這麼個十來歲的小子,怎能有那般深刻的才學?

聽熊午良的解釋——

似乎……反而合理起來了。

“請問曲陽君,這秦法之弊,到底是何人所說?”嬴稷半信半疑。

“我大楚鍾離君,羋費!”熊午良斬釘截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