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妃聽了也犯難,如果她女兒嫁的不是董罡,那麼若是這般情形,她一定會向對方興師問罪,至少要告到皇后跟前去。

可董罡是皇后的親侄子,哪句話若是說的不對了,皇后難免要嗔怪。

而且董罡也是個吃軟不吃硬的,真要是弄不好只會更與女兒離心,那反倒更糟了不是。

“好孩子別哭,你聽我說,咱們當女人的就有兩樣看家本領:一是忍,二是柔。

他既是你的丈夫,那也便是你的天了。你有什麼委屈也大可不必在他面前顯出來,那樣倒像是個怨婦,只會讓男人更離你遠了。

你瞧瞧你現在,既不肯好好吃飯,又不肯好好打扮。這怎麼能行呢?

那溫鳴謙做的東西甚好,你若是好好地用,過不了一個月就有變化。你也是太瘦了些,得想法子調養。”惠妃細細地說。

“我何嘗不想保養,可是婆婆常常三病九痛的,家裡的事多半都是我在管,能不操心嗎?”長公主嘆息道,“若真是有下輩子,我說什麼也不做女人了。做女人最好的也不過是投身在天家,可也不過是如此,還有多少煩惱躲不開。便是叫我做個沽酒賣肉的也做個男子吧!”

“說的都是胡話!誰知道有沒有下輩子,還是得把眼前過好才是。”惠妃道,“正好再過些日子就是你太婆婆的祭日了,又趕上皇后這些日子也總病著。我就想著跟皇后娘娘說一聲,到玉貞觀去祈福打醮。”

“去玉貞觀啊?往年不都是在宮裡嗎?”長公主問。

“哎呀,這近來不是事多嗎?”惠妃道,“去道觀裡好好做做法事,去去栽秧晦氣,至少還能解解心疑呢。”

惠妃是要去替皇后祈福,同時也是給董太師的髮妻做法事。

她一向擅長討好皇后,這樣的事當然不可能輪到別人。

“你也跟我同去,就在博望山上住著。

趁這時候好養養身子,也叫皇后和董家人都念你的好兒。

到時候你丈夫若還是不肯到你房中去,你再到皇后娘娘跟前去哭訴,皇后娘娘念著這情分,也必然會替你說話的。”惠妃早就盤算好了。

長公主聽了,想了想說:“也好,我也想散散心去,在家裡頭實在太憋悶了。他愛往外頭跑,只管叫他跑去。同那些鶯鶯燕燕廝混著,哪裡還想著回家。”

“你還年輕呢!小孩子不知事兒,一半會兒的不如意就以為天都塌了。”惠妃笑了,“瞧瞧這海棠花姣紅新綠,賞心悅目的,可要不了幾天就枯萎了。可是這玉瓶呢,依舊尊貴。外頭的鶯鶯燕燕就好比這海棠,你就好比這玉瓶,何必跟她們一般計較。”

“母妃,時候還早,不如我到端敏公主那邊去請個安,順便你問問她孩子的事兒。”長公主十分想有個孩子,現在她看到誰懷有身孕都忍不住羨慕。

“去吧,去吧。進宮來各處多走走是好的。”惠妃道,“這是記得一會兒回來吃午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