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道》,顧名思義,和漫畫有關。

其他同題材的漫畫,立花紳也看過。

怎麼說呢?

這類書很難出成績。

一方面,職業題材的漫畫本身就小眾,而“漫畫家”更是小眾中的小眾,因為漫畫家的活動範圍,只限於漫畫家的辦公地點,哪怕想發生衝突,也比較困難;另一方面,漫畫家也有一定的專業性,普通讀者在某些方面,很難get到漫畫家的high點。

比如小書名次對漫畫家的影響,動畫製作對漫畫家的影響。

此外,就是立花紳對郗慕晗的不放心。

儘管《漫·道》的原畫是沈昕,但原作確實郗慕晗。

這部漫畫能在了《少年Leap》連載?

立花紳對此持觀望態度。

&ne向來畫的比較工整,鉛筆線在紙張上顯得特別清晰,線條也不紊亂,看起來格外舒服。

《漫·道》的第一話也是如此。

故事開始,便是以男主角的視角展開。

主角是一名初中生,年紀雖然小,但符合少年漫畫的標準,立花紳認為這樣的設定沒什麼太大問題。

不過,主角卻不是那麼熱愛漫畫,至少在前面幾頁的表現上是如此。

&nic Future》被讀者爭相借閱,但是主角卻從來沒看過漫畫雜誌,甚至,當同學在課間討論漫畫時,主角也會刻意避開。

久而久之,就有了主角不喜歡漫畫的流言。

“別看他這樣,他小時候很有天賦,得到過職業漫畫家的好評,認為他是漫畫家的好苗子。”

主角的青梅竹馬為主角辯解。

“那他為什麼現在變成了這個樣子?”

“好苗子卻討厭漫畫,漫畫家看走眼了吧?”

有人質疑,有人嘲笑。

青梅竹馬想要解釋,主角卻進入了教室,這場對話無疾而終。

在回去的路上,青梅竹馬向主角道歉,主角卻沒有回應……

立花紳看到這裡,忍不住向後翻頁。

也就三頁的篇幅,就講述了這麼多內容,而且,也拋下了一個大懸念。

為什麼被稱之為“漫畫家的好苗子”的主角,疏遠了漫畫?

好在這一話的篇幅足夠長,後續的內容也隨著娓娓道來。

主角的父親是一名雜誌社的編輯,對漫畫的喜愛無以言表,經常熬夜加班,或者為了催稿,而住在漫畫家的家裡,以至於母親對父親頗受微詞,但每當要發生衝突的時候,卻又會忍下氣來。

主角詢問原因,母親卻說:“看到他眼睛裡對漫畫的喜愛,我無論如何都狠不下心來。在談及漫畫的時候,他臉上洋溢的幸福,是最真實的。”

於是,主角也開始留意讓父親感到幸福的漫畫,閱讀之後,很快就陷入其中,漸漸地喜歡上了漫畫,並對著父親說道:“有一天,我也要做漫畫家。到時候,爸爸,你要做我的責編。”

“漫畫家可是很辛苦的。”父親眯起眼睛。

“如果做自己喜歡的事,辛苦也會感到幸福吧?就像爸爸一樣。”

&ne,最終,出來了一份只有十多頁的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