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章 對比(第2/2頁)
章節報錯
“真的嗎?那樣的話,大叔也太可憐了,簡直是移動背景板。”
“然後呢?”
“沒了呀。就到此為止,後續劇情還未連載。”
……
在11區,《SLAM DUNK》的勢頭已經起來,並逐漸成為了《少年Leap》的新臺柱,而《最強投手》則緊跟在《SLAM DUNK》的後面,同樣具備成為臺柱漫畫的潛力。
由於兩部漫畫同為體育漫畫,因此,有很多人會把這兩部漫畫進行對比。
但不同的人看同一本書,會有不同的感觸,有人更喜歡《最強投手》直截了當,節奏快的特點,覺得《SLAM DUNK》的節奏太拖沓,給出的理由是《SLAM DUNK》已經12捲了,到目前為止,真正意義上的比賽只有2場。
支援《SLAM DUNK》的讀者則從另一方面給出了反駁——湘北與翔陽、海楠的比賽中間,只間隔了一話,這樣的節奏如果還說漫,也就沒有快節奏的漫畫了。
同時這一批人,也將矛頭指向了《最強投手》。
“沒錯,《最強投手》看起來很帶感,但是放下書之後,你們還記得什麼?人物單薄的如同一張紙,尤其在戴上棒球帽後,每名角色的名字可能都記不住,這樣的漫畫你說好?”
“玉川遙真的沒長進,之前,《灌籃》連載的時候,我年紀還小,覺得挺帶感,也很激情。現在,我長大了,玉川遙還是畫這些東西,難道他就真的不能成長嗎?”
各種各樣的討論聲,在網上層出不同。
沈昕不懂日語,也不上11區的漫畫論壇,對這些評論從來不關心,玉川遙則不同,他是土生土長的11區人,作品發表在《少年Leap》,很容易成為討論的物件。
看到這些的評論,他的臉上火辣辣的。
雖說不在意,但人的內心往往會很敏感,會在第一時間感到膈應。
那種心情,很難用語言解釋。
讀者只是看到表面問題,但還有一些更深層次的原因,或者說,他作為創作者,有些事確實超出了他的能力之外,比如分鏡和畫工,想要達到《SLAM DUNK》的級別,並且保持周更,難度真的很高,他完全做不到。
而人物扁平化的事情,他也有話要說。
漫畫中人物是要靠頭髮和衣著來區別的,在11區,有些漫畫家畫出的角色可以說是千人一面,區分就是靠髮型。
但是,棒球比賽中,球員要戴帽子,遮去了髮型,而球服也遮去衣服上的特點的,如果閱讀時再不注意區分,可不就弄混了嗎?
再說,棒球場上的人數就有9個了,想讓讀者對這9個人有印象,他還能做到,但每支球隊都有印象,根本不可能。
玉川遙心裡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