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晨剛站起身,聽到賈輝的話,便又坐了下來,揉著額頭,頭有些疼。

事情就是如此之巧。

他要與尚浩志商談的事,也只能暫時放下,在給尚浩志發了一條“《籃球的天空》全綵上傳”的簡訊後,便開啟了漫家網論壇。

這次儘管有微博分流,但漫畫網的壓力依然很大,為了能夠反覆閱讀,在開啟網頁之後,俞晨便用“圖片另存為”,將《籃球的天空》存了下來。

在儲存的時候,他沒時間看彩頁的細節,但從瀏覽中,他大致可以判斷得出,這些彩頁的質量,很高。甚至,比《Comic Future》的卷頭彩頁還要出色。

在把彩頁下載好之後,俞晨正準備細細體會,便聽到有人大叫起來:“網站又抽了。”

“我下載了,徐傑,你去列印10份。”俞晨把圖片複製進了隨身碟,又將隨身碟丟給了徐傑。

徐傑拿起隨身碟,立刻朝著同樓層的宣傳部門跑去。

編輯部也有印表機,但是列印速度太慢了,就算是正反列印,也要三百多頁,因此,徐傑只能藉助於隔壁部門的印表機。

徐傑離開之後,俞晨的視線再次落在筆記本的螢幕上。

《籃球的天空》的故事內容,他已經熟知,這次關注的重點,就在彩頁的細節上。

有一部分讀者,之所以接觸漫畫,就是因為其鮮豔的色彩,而對黑白漫嗤之以鼻。

但是,上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1區之所以到現在還是以黑白漫為主,除了糟糕的雜誌紙張之外,還有一個人原因,在於成本——在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之下,想要再讓漫畫家繪製彩頁,根本不可能,人的體力和精力都存在極限。

就算是國內那些看起來比較粗糙的彩頁,其實,在保持周更的狀況下,想畫出來粗糙的彩頁,也不是那麼容易。

一方面在於資金的限制,一方面則是創作者的精力和體力。

就像《魔王家教》,儘管它的質量好於其他彩頁,但它是半月一更,這就給創作者提供了比較充足的時間。

俞晨點選滑鼠,《籃球的天空》的彩頁,也隨之出現在他的視野中。

看到第一頁,俞晨便很清晰地感受到,這些彩頁與網路彩頁的不同。

每一個分格內的顏色,並不是塗得太滿,而是根據具體情況上色,並不追求鮮豔,而是需要留白的地方就留白,需要著色的地方就著色,上色的唯一依據就是實物本身的色彩。

於是,彩頁的效果也就出來了。

與網路上流行的彩漫相比,《籃球的天空》有一種獨特的清爽感,而正是這種清爽感,讓這些彩頁變得如此不同。

再就是,上色的人的基本功非常紮實,對色彩的理解也好,顏色的使用也好,明顯比其他彩漫高一個等級。

俞晨所說的其他彩漫,甚至包括了《Comic Future》的卷頭彩頁。

當輪椅青年運球過了主角的那張跨頁出現時,精緻的畫面甚至讓他感到了窒息。

網路漫畫的彩頁多是出現在手機上,漫畫家在創作時,便會刻意減少跨頁的出現——就算出現跨頁,在有限的螢幕內,也很難讓讀者感到震撼。

所以,沈昕才會選擇漫家網和微博這樣,既可以在手機上翻閱、也可以在電腦上檢視的平臺。當翻閱跨頁時,整個螢幕都充滿著的震撼,讓俞晨這樣的老編輯,也感到了亢奮。

便在這時,徐傑匆匆進入編輯部,將列印好的彩頁遞給了俞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