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行本銷量的統計是以周為單位,等到編輯反饋給作者,還要再晚兩天。

“我看了一點資料,還不錯,這一週賣了十多萬冊。”顏菲揉了揉臉,整個人才有了一點兒精神。

“十幾萬?昕哥的新書已經破百萬了。”郗慕晗覺得有些少。

“小晗,《鼎食》還沒有發售新書,能有這個成績已經不錯。真的——”顏菲連忙解釋,同時心裡又有一絲開心,“國內真沒有一本漫畫比得上《DN》,本來以為上一次成績波動,單行本的銷量會受到影響,沒想到,銷量反而是三本中最多的。”

“單行本和雜誌的讀者並不是完全重合。”沈昕笑道,“購買單行本的讀者,有很多都參加了工作,平時沒時間看雜誌,才在放假購買單行本,所以,就算前段時間的輿論對《DN》不友善,他們也會購買。”

“這確實也是一個原因,等到動畫上映,估計銷量又會暴漲。沈老師,你猜《DN》的單週銷量會不會突破二百萬?”顏菲問道。

“不會。”王聞弘接話。

“我問的是沈老師。”顏菲對王聞弘的插話,有些不太滿意。

“我認同王哥的話,單週銷量應該到不了二百萬。”

“為什麼?明明銷量很好。”郗慕晗不解道。

“因為……《DN》是邪道漫畫。喜歡邪道漫畫的讀者人數不如王道漫畫多。”沈昕解釋道,“《DN》的單行本平均銷量可能到達二百萬冊,但單週突破二百萬,不太可能。”

這就像玄幻,讀者基數很大,就算沒有死忠粉,給作者帶來的收益,大機率高於小眾題材的。

這和作品的質量無關,和讀者的基數有關。

想到網路,沈昕又想起年會上,鮑繼意所說的事情。

“對了,顏菲,鮑總說的網路輕是什麼意思?”沈昕在穿越之前,也是網路作者,所以,對網路文學比較在意。

“哦,你說那個……你也知道,雖然不如漫畫直觀,但的更新週期短,只需要一個人就能創作,而且,驗證一部作品是否能被讀者接受的週期也短。如果真有不錯的輕,雜誌社可以為輕尋找漫畫家,進而在app上連載。”

&nic Future》和app有差異性?”王聞弘聽到這裡,立刻明白了過來。

“聰明。”

“那作者怎麼贏利?”

這是沈昕最關心的內容。

任何一個行業,想要壯大,必須要盈利。在網路收費之前,作者也是佛系更新,因為網路作者必須生存,當網路不能給他們帶來收益時,他們必須要另尋生計。

在網路連載輕,和網路很相似,不知道如何收費。

“沒有,只有一些可以看漫畫的點券。”

點……點券……

沈昕一頭黑線,果然又是當初網路文學的模式。

最初的時候,很多人也是為了文學夢,開始在網上連載。

毫不誇張的說,在當時,很多作者都在為了生計而發愁,但他們憑藉著對文學的喜歡,將寫好的文章上傳到了網上——雖然有很多都已TJ收尾。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在生計沒有著落之前,創作者根本無法靜下心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