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新一話連載(第1/2頁)
章節報錯
沈昕知道,消除讀者心中疑惑的時間不會太長,畢竟,在L去世之前,《DN》的故事推進很清晰,不存在崩的問題。
只是,市場和輿論,是最難預測的。
網上的言論也並非一邊倒,在“吃堅果的松鼠”發表微博的當天晚上,一個叫id叫“Yang”的網友,也寫了一條微博,對其進行了反駁。
“Yang”的這篇微博先是從微博開始敘述自己看沈昕作品的歷程,強調雖然每部作品都會有情節上的波動,但在完結之後,再看向那部分有爭議的劇情,卻發現往往是作品的點睛之筆。
在講述這些之後,“Yang”也再次回到了《DN》本身。
“……我認為,一部作品有爭論是一件好事。沒有熱度,很大程度上,意味著一部作品‘涼涼’。不過,就算有爭論,也要點到為止,不要給老師太大壓力。
“你說的看似有理有據,字裡行間充滿了兩個字,臆斷。所有的推測,都建立在如果你是《DN》作者該如何創作上,這隻能說明你處理不好而已。如果不能帶來切實有效,且讓《DN》能穩定成績的建議,還是不要說出這樣不負責任的話。
“再者,從目前的劇情,真看不出故事崩了。不要說什麼你是創作者的話,來試圖說服我,因為與你相比,我還是更相信沈老師和《Comic Future》的責編。所以,到目前為止,肯定也在老師的掌握之中。
“當第二個死神和筆記出現後,大家難道不是期待,接下來的劇情會往什麼地方發展嗎?至少,我是這樣想的。像你所說,新角色只會利用DN,故事肯定乏善可陳,但如果依然是智鬥呢?在第二個死神出現之後,劇情反而會更加精彩吧?所以,不要隨意猜測,也不要肆意評判……”
這一條微博又讓輿論有了動搖。
兩篇微博看似都有道理,而且,雙方想說的話也被交代的很清楚。
到底劇情會往哪一個方向走,要看第26話的劇情。
凡事都是這樣,一件備受關注的事,在出現相反的觀點之後,便很容易成為熱點。
大部分讀者也隨著事態的醞釀,而越發期待新一話的釋出,甚至,有好事者在論壇裡釋出了投票貼,詢問《DN》是否會崩掉。
這個帖子也很有趣,儘管網上討論的很兇,但到了投票,反而更多人相信沈昕,選擇不崩的佔到了8成。
便在讀者們的期待中,《DN》第26話,終於出現在大家的視野裡。
在這一話的開始,L便提出想要邀請月,加入調查組的事情。
看到其他人的疑惑,L也給出了這樣做的理由。
“我需要他的推理能力,而且,如果他看過這些材料,並說出存在第二個‘基拉’,那麼,他是基拉的嫌疑基本撇清。但如果他是基拉,那麼,他只會在看到我死後,才會推理出往電視臺寄郵件的人‘是第二個基拉’。”
“竟然是要請月進入調查組!?”
“L和月要聯手了嗎?”
“如果他們,確實應該有可能對付第二個基拉。”
“這樣的故事走向,變得有趣了。”
“本來以為,月和那名女生之間,會進行合作呢?”
“但L就算邀請月加入了調查組,但他依然不相信月。”
“是啊,不知道為什麼,他對月很執著。”
“說出來,你們不信,其實,我也預測到了L和月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