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 Future》在漫畫盛典結束一週之後,轉發了《DN》動畫將在明年6月上映的訊息,很多人一度沒看懂《Comic Future》的操作,圈裡人很快便意識到其中的緣由——《Comic Future》與popot達成了合作,只是具體內容,暫時還看不出來。

而作為兩家公司的紐帶,《DN》也是備受關注。

在二次元盛會之前,月和L終於見面,這意味著劇情往前賣出了一大步。然而,讀者還沒來得及興奮,《DN》又丟擲了一個讓他們瞠目結舌的劇情——號稱基拉的人,往一家電視臺寄來了一封信和一個u盤。

“基拉?真的假的?月會往電視臺寄影片?”

“這和月的之前的行為,完全不一致。”

“那個監製的態度也很意外,他竟然不反抗,反而有一種興奮。”

“你不懂了吧?這就是媒體的特性,他們不怕危險,而是怕沒有話題性。在《DN》中,有什麼話題會比基拉更受到媒體的青睞?”

“也是,在《鋼煉》最後大決戰時,中央市的電臺就沒有聽從軍方的命令,而是將布拉德雷‘遇害’的事情,說了出來。當時,電臺臺長的說辭也是這樣。”

“但為什麼之前一直不報道基拉?”

“他們倒是想報道,但誰知道基拉是誰?根本找不到基拉的相關情報。號稱基拉的人主動投遞影片,電視臺當然很開心了。”

“這個人到底是誰?不是月吧?他應該還在醫院,而且,他也不會做這麼囂張的事情。”

“真想知道是誰郵寄的影片。”

“慢慢等吧?下一話應該就有答案了。”

在第22話“不幸”連載之後,網上關於“誰郵寄的影片”的討論,一直沒有停息,但出現最多的一個觀點,即是這個人很大機率不是月。

除了“月沒有做這件事的時間和動機”的說法外,網上還有一個答案,連沈昕都覺得新鮮——在飯桌上,高航將這條回覆轉給了他。

“視角!《DN》中,故事的推進基本是雙視角,一方面由月來推進故事,而作為反襯,L的視角也必不可少。L第一次出現時,是在國際會議上,渡帶著膝上型電腦出場。這一段劇情,其實適合月的視線是割裂開的,但在此之後,便引出了L。

“這次也是一樣,這一段突如其來的劇情,其實與L和月的視角,都割裂開了,所以,很有可能會有新角色出場。而且,一般的角色,比如雷彭巴,他是由月的視角引出的。

“這名新角色能重新開闢出一段劇情,與L的出場方式類似,說明他在這部作品,有很重要的地位。”

“有意思。”沈昕看到這個答案,也有了興趣,從視角的方面去解讀很少見,但是,又不能不說,這種說法很正確。

當一部作品突然更換視角時,基本會有新故事發生,進而引出新的角色,很多作品都是這樣處理——但也有不這樣做的作品,比如《Y’s》,這部漫畫基本是嚴格按照易貴的視角,來引出故事。

看到這個回答之後,沈昕也瞄了一眼發帖人的ID,“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