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沈昕的判斷(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聞弘眨著眼睛,手裡拿著筆,半天寫不出一個字來。
沈昕把分數分成了四部分,分別是“劇情”、“分鏡”、“畫功”和“網點&效果線”,總分分別是50/20/20/10。
雖然沒有評語,但在什麼地方扣分,至少在王聞弘看來,一目瞭然。
事實也是如此。
他仔細看過幾篇漫畫,再回看評分,仔細分析,覺得扣得都有道理。
即便有幾處和他的意見相左,但在仔細回想之後,又覺得沈昕的判斷更為準確。
這也是沒辦法。
他能判斷“劇情”的好壞,但在“分鏡”、“畫功”等方面,究竟比不上沈昕,而且,即便是劇情,他也和沈昕也存在一些不同意見,只能等沈昕完稿之後,再詢問評分細則了。
“能夠利用分鏡,較為充分的表達故事的內容,同時,網點紙和排線使用也不錯,故事內容乏味無趣……”
突然聽到沈昕說話,王聞弘嚇了一跳,趕緊拿起筆,將沈昕的話記錄下來。
不過,聽到評語,他已經能夠感受到這部漫畫的分數,絕對超不過60分。
“55分。”
果然……
聽到這個分數,王聞弘一頭黑線,又是一個低分……不對,這個分數,應該排在前10了……
沈老師,你把分壓得也太低了吧?
王聞弘心中感嘆,卻又沒有出聲。
就像沈昕說的那樣,反正是收10個人,從高往低錄取就行了。
其實,沈昕的內心更鬱悶,看了一晚上的漫畫,但這些漫畫……不說也罷。
漫畫和其實在很多地方一致,說到底,他們的本質都是在講故事——一個有趣的故事。
有些,前面看似平穩,但結局往往意料不到,甚至讓人拍手叫絕,其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歐·亨利。
但是,人家為了達到這種效果,前面做了很多鋪墊,讓讀者感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而這些作者的劇情完全經不起推敲,前面內容膚淺,最後一頁又玩厚重。看完之後,一頭霧水。
還有一些漫畫,大玩設定,滿頁都是密密麻麻的字,讓人看著頭大。
拜託,就算不是小白的那種,但至少也要讓人看得懂吧?
沈昕不太推薦短篇漫畫使用太複雜的體系,因為繁瑣的內容很難透過有限的篇幅,表達出來。
漫畫的一個分格里,有多少個對話方塊是有隱形限制的,對話方塊太多,會顯得臃腫。
同一個對話方塊裡,字數也有一定要求,所以,一句對白,作者可能要翻來覆去,斟酌很多遍,為的就是在儘可能少的語句裡,表達出更多的意思。
雖然沒有行文規定,但這些都是被作者所接受的。
就像網路,很多都是一段一句話。
網路作者能不知道一段話表達一個意思嗎——呃,少數人可能還真不知道——但他們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迎合手機的螢幕。
作者當然也能寫大長段,但那些文字堆在螢幕裡,很多讀者沒心思看下去,而一段一句話,卻讓讀者在讀的時候,感到很輕鬆。
所以,才有了一些不成文的規定。
如果有作者說,他只寫大長段,這當然也可以,這也不是死規定。但是,最後決定是否付費的人是讀者,要讓讀者滿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