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讓其他人死掉……比如平時和她關係不錯的角色,配角就是為劇情服務的。”

“咦?”

“你聽說過‘第三話效應’嗎?”沈昕問。

“不知道。”

“簡單地說,就是一部動畫片在第三話,突然轉變風格。比如,前面的劇情比較輕快,但是,在第三集劇情突變,有人突然死亡。”

“第三話效應”的首創者是《魔法少女小圓》,巴麻美在第三話突然去世,讓很多讀者倍感意外。

並不是說外傳一定要這樣做,但故事的轉折還是要有的。

“厚重呢?興國的歷史都已經寫進大綱了。”

沈昕搖頭,他又不是莊司宇野,怎麼可能猜得到他的想法?

“還有角色成長有限……只有11集的動畫,主角……而且還是兩個,要怎麼體現出成長?”郗慕晗輕咬嘴唇,眉頭蹙起。

沈昕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一次的創作劇情,在原作中並不存在,也即是說,他要和郗慕晗一起,創作出質量和原著不能相差太多的劇情。

看到失落的郗慕晗,沈昕也第一次感到了緊張。

原創……又是做《鋼煉》的原創……

究竟能寫出什麼樣的劇本,沒人能知道。

“沒事的,大家一起想辦法,終會有思路的。”沈昕安慰道。

郗慕晗坐在電腦前,失神的看著螢幕,沒吃晚飯。

沈昕看到這樣的郗慕晗,同樣沒了吃飯的胃口。

現在,郗慕晗對自己有了懷疑,他如果再不支援她,小晗很可能一蹶不振。

“沒有厚重感……主角沒有成長……到底從什麼地方著手呢?”

沈昕再次翻閱郗慕晗寫的細綱。

莊司宇野這麼說,肯定是有根據的,他所做的對比,應該是《鋼煉》。

那麼,這種厚重與角色的成長,從什麼地方體現出來?

愛德華實力的增強?

沈昕搖頭,哪怕到了最後,愛德華的實力都不是最強。然而,看過《鋼煉》的人,又不得不承認,愛德華成熟很多。

至於細綱,雖然不像正文那麼細緻,但亮點還是要涉及的。角色的成長,毫無疑問是亮點。網路的細綱同樣要求如此,比如,主角在完成什麼事件升級,肯定要提到。

那麼,《鋼煉》中,愛德華是如何成長的?

沈昕從頭到尾,將《鋼煉》回想了一遍。

與此同時,郗慕晗也在思考另一個問題。

一部作品是否有厚重感,一方面在於內容是否體現出歷史感,另一方面則在於,是否存在內涵。

《鋼煉》是什麼內涵?等價交換?還是鍊金術?

郗慕晗撓著頭,起身將《鋼煉》的漫畫翻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