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婚禮前夕(第1/2頁)
章節報錯
作為東海第一家以全程直播形式招攬顧客的餐廳,“媽我餓了”迅速火遍全城,這個古怪的店名和奇葩的營銷模式吸引了大量的食客前來獵奇嚐鮮。
全透明的操作流程也徹底消除了家長們的顧慮,加上營養餐的搭配確實科學合理,孟瀾和楚君的廚藝確實了得,前來為孩子訂餐的家長絡繹不絕。
也有一部分家長每天守在影片前跟著她們學做菜,在家試著做給孩子吃,不懂的地方就在影片上發問,孟瀾和楚君從不隱瞞,不管問多少遍都會非常耐心地指導。
起初,孟瀾三個也會擔心同行學會了搶生意,又擔心大家都學會了以後自己在家做,再也沒人來餐廳吃了,
最後還是沈煜打消了她們的顧慮。
沈煜說,“有時間在家做飯的人,即便你不教她,她也還是自己做飯,沒時間做飯的人,她就是看一百遍,也還是沒時間。
至於同行,同樣的食材不同的人做出來的味道也不一樣,這時候就講究先入為主了,只要是咱們家的回頭客,就說明咱們家的味道對他的胃口,輕易不會跑掉,會跑掉的,說明不對胃口,你再努力也沒用。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粉絲效應,你吸得粉越多,知名度越高,影響力越大,到時候你透過直播賺的錢就會遠遠超過賣飯的收入,甚至還會有廣告代言找到你,到時候你還會在乎多幾個食客少幾個食客的問題嗎?”
三人恍然大悟,拋開所有顧慮,更加專心地做菜,認真地做直播,把無限的熱情都投入進去。
漸漸地,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了每天清晨跟隨著她們的步伐一起領略日出的美景,一起看著城市慢慢甦醒,一起見證那些普普通通的食材怎樣經過一道道工序,透過她們的巧手變成讓人垂涎的有靈魂的美味。
漸漸地,他們也習慣了聽大姐二姐三姐用各自不同的風格和人生閱歷講述自己對生活的領悟,快樂的,憂傷的,精緻的,瑣碎的,總能引起一些人的共鳴。
漸漸地,餐廳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餐廳,它不僅滿足著大家的味蕾,同時也給很多人的心靈提供了一個棲息地。有人會把自己的煩惱說給她們聽,也有人會在遇到難題或心結時向她們請教,而她們則會用自己豐富的生活經驗和閱歷為他們解惑,撫慰和鼓舞著身在鬧市卻靈魂孤獨的人。
漸漸地,越來越多的訂單讓她們招架不住,不得不考慮再多招一些人手。
晚上打烊後,三個人坐在一起,一邊算帳一邊商量著招工的事,季紅野心勃勃地提出,以餐廳現在的能力,完全可以盤下左右兩家門面,擴大經營規模,另外再多招一些人手加以培訓,為以後開分店儲備人才。
“開分店呀?”楚君被她說得蠢蠢欲動,“開分店好,咱們可以在每個學校附近都開一家,到時候咱們三個就是大老闆了,什麼活都不用幹,每天指揮指揮人,就有數不完的錢,孟瀾,你覺得呢?”
孟瀾從帳單中抬起頭,看看她,又看看季紅,拿筆敲敲桌子,說了四個字,“不忘初心!”
“……”楚君頓時想起了她們之前的那次談話,拍拍自己的額頭說,“對對對,不忘初心,不忘初心,是我又膨脹了!”
“那照你的意思,咱們就永遠守著這間小店止步不前了?”季紅說,“雖然現在咱們靠直播扭轉了局面,但是直播總有疲軟衰敗的一天,咱們不能安於現狀,要居安思危,提前為自己鋪好後面的路。”
“我不是安於現狀,也不是反對開分店,但是現在絕不是擴張的好時機。”孟瀾說。
“為什麼?”季紅問。
孟瀾說,“開分店需要心腹,培養心腹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沒有心腹,咱們三個就必須分開管理,除了你,我和楚君目前都沒有獨當一面的能力,如果因為經營不善壞了名聲,那就是得不償失。
更重要的是,咱們三個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取長補短,群策群力,不管是日常經營還是做直播,少了誰都不行。
另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孩子們的考期就在眼前了,咱們應該騰出更多精力陪他們做最後的衝刺,再要緊的事也得等考完再說。”
楚君別的無所謂,一提到高考,立刻忙不迭地點頭,“對對對,什麼都沒有高考重要。”
“好吧!”季紅攤攤手說,“那擴大一下規模總可以吧?”
“我認為沒必要。”孟瀾說,“咱們現在的規模已經足夠滿足學生們的用餐需求,而且咱們主要服務物件就是學生,至於散客,人太多了顧不過來,而且吧,有時候排隊等來的飯吃著更香。”
“……”季紅愣了一下,笑道,“行,真有你的,你這頭腦,早出道幾年沒準就是餐飲大佬了。”
“什麼意思啊?”楚君傻傻道,“我還沒聽明白。”
“笨!”季紅敲她腦門,“孟瀾的意思是說,飯要欠著吃,才會讓人惦記,太容易吃到就不惦記了,就好比男人,太容易得手的女人他們往往不會珍惜,懂吧?”
“去你的,這也能扯到男人身上。”孟瀾笑著白了她一眼。
“這不叫扯,本來就是一個性質。”季紅振振有詞,“就拿魏城來說吧,他這麼多年對你念念不忘,不就是沒吃到嘴裡嗎?”
“滾蛋!”孟瀾抓起計算器,“再胡說八道,信不信我砸死你!”
這時,楚君幽幽來了一句,“那季紅你這麼早就把厲晨餵飽了,他不是很快就沒食慾了?”
“當然不會。”季紅眨眨眼,“我換著花樣喂的。”
“不要臉!”孟瀾和楚君齊聲鄙視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