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三十三年

長安城

熱鬧與繁華是所有人對於這座城池的第一反應,人們的第二反應往往是無奈,因為這座城池實在是太過於龐大了。

這世上大概只有另外一座宏偉的城池能夠與他相提並論了——而那座城池聞名遠近的並非是熱鬧、繁華、高貴、與宏偉,那座城池的代名詞是“古老”“古樸”。

官渡城與長安城不同,縱然這兩座城池都經歷過一定程度的返修,但返修的程度不同也決定了這兩座城市所象徵著的氣息不同。

官渡城的歷代翻修都是在外面擴建,而城池內部則是依舊保持完整——所以巨大的官渡城就像是一個洋蔥一樣,走進去一層發現是一層新的內容,而包括在官渡城最中央的則是那宏偉無比的陳氏府宅。

就像是長安城最核心的其實是皇帝的皇宮一樣,官渡城的最核心便是陳氏的府宅——那是巨大無比的地方,但官渡城中的人們卻並沒有對其有什麼不好的想法亦或者羨慕。

長安城的另外一個代表詞則是“高貴”。

這裡有著天下所有的豪商與權貴們,即便是陳氏也是如同其他權貴一樣居住在這裡,那是陳氏的家主,如今的鎮國王、煜子陳煜。

上一任鎮國王以及陳氏家主的生命與他的父親不同,他的生命相較於陳氏家主的平均壽命來說算是十分短的了,只有區區五十年。

可即便是這樣的五十年,也讓那位名為陳若瀚的陳氏家主完成了許多常人甚至一輩子都想不到的事情。

土地改革、官員制度改革,以及推進咸陽學宮、國子監、以及京都大學等諸多大學的改進與建設。

如今的長安城內部便有足足八所大學,這八所大學與官渡城中的另外八所大學、以及國子監、咸陽學宮一樣並稱為國朝十八學,乃是這天下最為頂尖的大學。

而其餘郡縣也同樣是設立了“大學”,只是相較於官渡與長安城的大學來說,其餘的大學多多少少是有點比不上的,即便他們同樣十分先進與強大。

京都大學

“嘿,你今天怎麼來的這麼晚?”

李恪看著面前慢吞吞走著的兄長臉上帶著好奇:“父皇是不是又找你過去了?然後是兄長?”

“真不知道他們兩個到底在玩什麼把戲。”

李泰慢吞吞的推了一下自己的眼睛,為自己臉頰上懸掛著的這個水晶片感到興奮和愉悅:“是啊,他們兩個總是覺著其他人都有想法坐上那個位置——這其中最被他們懷疑的就是我了。”

他按著自己的額頭:“可是我靠近陳氏的那位公子真的僅僅是因為他的學習真的很好啊,陳氏的年輕一代中,墨學研究最為深刻的、能夠指導我的唯有他了。”

“可是父親總是覺著我靠近陳工是為了得到陳氏的支援——而兄長則是安撫我,讓我不要被父皇的懷疑所傷害到,說父皇只是因為當年的事情,所以心裡面一直有所懷疑而已。”

李泰長長的嘆了口氣,心中滿滿的都是無奈:“其實我倒是沒有什麼別的想法,畢竟父親每次懷疑過我之後都會給我補償——”

他舉了一下自己手中的書籍:“而且隨著時間的越來越長,父親給我的補償也越來越豐厚了,這一次的補償是可以提前去京都大學旁聽!甚至可以在我透過京都大學考核之後,前往長安研究院去做學徒生!”

李泰的眼睛中迸發出無盡的光芒。

要知道,現在的京都大學可不是當年剛剛設立時候的樣子了,現在的京都大學匯聚了天底下最為聰明的學子。

因為印刷術以及其他製造技術的普及,所以大唐的文盲率已經降到了很低了,而科舉制則更是最為嚴格的考試,科舉制每年都會舉行,而這種考試則是人們可以進入大學的唯一途徑。

是的。

科舉制改革了。

現在分為每年一次的科舉制以及每三年一次的科舉制。

每年一次的科舉制則是考核人們能夠進入“大學”的標準,每年三次的科舉制則是人們可以進入到研究院的標準,而每年在大學內部舉行的“畢業科舉制考核”則是可以進入到朝堂為官的標準。

考試製度越發的變得嚴謹,像是最開始那樣透過科舉制便可以當官的事情已經在貞觀十七年的時候就消失了,現在的大唐從原本浪漫的年輕人變成了嚴謹的中年人。

當然了,各種大學內部也有一些“特招”學生。

這些學生都是要有一技之長的學生,這些學生可以透過特招急進入大學,也可以透過正常的大學畢業考核進入朝堂為官吏。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如今的科舉制十分公平,即便是朝堂官吏、當朝大員、王公貴族的後人都不能夠透過作弊的手段進入到大學當中。

他們頂多能夠買通一些“特殊”的特招名額,以特長生的身份進入到大學當中,算是他們佔的一些便宜。

當然了,這只是他們鍍金的辦法。

當初陳氏退後這一步的時候,那些權貴以為陳氏已經變得軟弱了,可後來他們才知道,畢業考核的含金量——哪怕是透過特招進入大學的,想要入朝為官也只能夠參與普通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