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父子相爭(第1/4頁)
章節報錯
李淵與宇文化及的爭奪其實並不算意料之外,畢竟中原大抵上是隻能夠容納一個“勢力”的。
但李淵能夠在與“獨孤劍”的爭鬥中獲得勝利,這是出乎不少人預料的。
畢竟無論是李淵還是他的“繼承人”李建成都不算是真正的“雄主”,兩個人都缺少構成真正成為“雄主”的某一部分因素。
但.事情就是這麼的奇怪。
李淵在與獨孤劍的爭鬥中獲得了勝利,這一對舅甥之間最後獲得勝利的是李淵這個外甥。
人們在猜測這其中原因的時候,也都想到了另外一個因素。
那就是好似已經與“李淵”完全沒有關係了的“李世民”。
是的。
兩個勢力之間的爭鬥、或者說兩個人之間的爭鬥,獲勝的決定性因素其實大部分時候不是這兩個人,而是一些其他的因素。
比如在李淵之外的“李世民”,以及在獨孤劍之外的“獨孤志”。
這就涉及到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華夏大地傳統的道德觀念“孝”了。
李淵若是落敗了,或者說死在了獨孤劍的手裡,李世民是否會為李淵和李建成復仇?
大部分認為是會的。
甚至獨孤劍都這麼認為。
因原因也很簡單,只有一個“那畢竟是他的生身父親”。
所以這個時候就不得不考慮李世民的因素了,李世民的勢力強大麼?有能力可以為李淵復仇麼?答案是強大、答案是有這個能力。
在北方的兩大割據勢力事實上,在獨孤劍與李淵爭鬥的過程中,也在開戰。
而結果也十分明瞭。
李世民獲得了最後的“勝利”,他將仲孫謝斬於馬下,最後回到了他的“遼州”,此時他身上的官職尚且是故隋所封的“遼州州牧、大都督、黜置使、兼領遼州一應軍政要務,事急從權,可以便宜行事。”
宇文化及的“王朝”還未曾得到所有人的認可,所以事實上宇文化及並不算是中原大地的正統皇朝——最重要的是,陳氏甚至沒有接受他的加封,連預設都沒有。
而宇文化及也暫時沒有膽量加封陳氏——畢竟他甚至還未曾完成統一。
所以,李世民頭頂的“頭銜”以及“任命”還是有名義上的作用,再加上他的確是在事實上統治了整個北方的遼州、幽州兩地,所以他的正統性事實上比宇文化及等人都要強。
放眼天下,誰能比他正統?
是謀逆出身的宇文化及?還是打著復仇旗號,但身上只有一個太原郡守的“李淵”?亦或者是與宇文化及一樣是造反出身,但身上甚至沒有任職的“王世充”以及“沈法興”?
這倆人還不如李淵,因為李淵身上好歹有獨孤氏的血,有資格為楊廣復仇,他也算是名正言順的封疆大吏。
所以,當李世民獲得了北方爭奪戰的勝利後,獨孤劍就迅速放下了爭霸的心思,像是當年自己的父親幫助楊堅一樣,準備幫助李淵了。
這並不丟人不是麼?
舅舅幫外甥而已,這有什麼丟人的,打來打去都是一家人罷了。
至於為何獨孤劍不指望獨孤志?
獨孤志都旗幟鮮明的跟隨李世民了,這樣的人還怎麼依靠?
遼州
李世民坐在郡守府,這裡本就是屬於他的地方,只是先前被迫遠走。
仲孫謝、祿維宏三人跪伏在他的面前,臉上帶著強烈的不甘,他們完全沒有想到,一個被趕出去的李世民僅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再次殺了回來,而且是用這種雷霆手段!